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全部藏品
  • 米黄布绣锦鸡菊花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衡阳购买。 长178厘米,宽40厘米   棉质。长方形,米黄斜纹布上绣锦鸡、菊花纹饰。菊枝细长,枝叶婆娑,散卷的红菊、紫菊淡淡的 绽放,两只锦鸡拖着长长而妖娆的尾巴在花间嬉闹。左右及下方镶青斜纹布边,白布穿筒,白布里。此 帐檐绣工粗细、紧密、顿挫,波磔有序,设色淡中显明艳,较好的衬出了菊花的娇媚清新和孤傲雅洁。

  • 红斜纹布绣喜上眉梢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常德购买。 长146厘米,宽41.5厘米   棉质。长方形,红斜纹布上绣梅花、喜鹊图案。图中枝端梅花零星绽放,而中间梅花簇拥,花粉白 含俏、晶莹剔透、具冰姿雪清之雅韵。梅叶肥大坚挺夸张衬于花周,侧首,一喜鹊立于右边梅枝,翅膀 微张。四边镶蓝布,白布里。采用齐针、分筋针、打籽等多种针法。

  • 红斜纹布绣锦鸡花鸟猫蝶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长沙购买。 长170厘米,宽48厘米   长方形,红斜纹棉布上绣锦鸡、牡丹花、鸟、猫、蝴蝶、兰草等纹饰。图中三株牡丹盛开,华丽锦 鸡相向凝望,蝴蝶飞舞,一只小黑猫脚踩一羽毛专注玩戏于花间,其乐融融,充满了生活情趣。左右及 下方镶白布边,白布穿筒及里。此帐檐色调秀雅,绣工细致沉着,形神兼备、富有逸韵。

  • 红布挑绣喜上眉梢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常德购买 长184厘米,宽44厘米   长方形,红棉布上绣喜上眉梢纹样。帐檐正中绣一梅树,两梅枝婀娜向左右伸展,梅花绽放,梅叶 相衬。左右梅枝上各栖立一喜鹊,嬉闹鸣叫于花间,扑腾跳跃之动态栩栩如生,左下角绣一蜜蜂正被梅 香吸引而来,右上角绣一蛐蛐。左右及下方镶青布边,绿布穿筒,粉红土布里。此帐檐采用十字挑花等 针法,花中添花,色彩鲜艳,繁简有序,针脚平整,较好的表现了帐檐祥和喜庆之气。

  • 红缎绣花鸟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益阳购买。 长184厘米,宽37厘米   长方形,红缎上绣花鸟纹,树枝曲偃多姿,枝头团花簇锦,粉的、白的、橙的、紫的,俏丽动人, 花间两只雀鸟正在追逐嬉戏,左右及下方镶彩色丝线绦穗,花布里。此纹帐檐中不同色线的深浅变化, 丰富了画面的空间层次,营造出喜庆、欢悦的气氛和吉祥、华美的意趣,精湛的绣工使帐檐既充实又空 灵。

  • 红呢绣花鸟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岳阳购买。 长179厘米,宽35厘米   长方形,红呢绣花卉、锦鸡、兰花、假山等纹饰。图中的花儿,花形饱满,娇妍盛开,有的雍容华 贵,有的清雅秀丽,树丛停留的两只鸟儿色泽艳丽,动静有秩。左右及下方镶青斜纹布,花布里,上缺 穿筒。

  • 红缎绣花卉双兽纹帐檐

    近代 2011年5月17日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桃源购买。 长179厘米,宽50 厘米   长方形,红缎面上绣花卉瑞兽纹,图中花儿娇媚,树叶体形饱满硕大且柄头处宽阔叶尖细长,一双 瑞兽似麒麟又似狮子,充满了情趣。左右及下方镶青布边。白布穿筒,穿筒下镶浅绿布沿,蓝布里。

  • 明山石雕翠竹葡萄纹插屏

    清 邵阳市文化馆处征集 长45.5厘米,通宽20.5厘米,高62厘米   此屏利用明山石之自然色泽,以浅浮雕手法刻画葡萄、翠竹、蝗虫,其刻画植物枝繁叶茂,挺拔向上,一派生机盎然之景。四周及下部承木雕座框,雕工精美。   明山石雕因取材于湖南怀化芷江县之明山石而得名。明山位于芷江县郊,明山产石青赭黄白紫五色层叠,石质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纹理清晰,有“侗家美玉”之称。明山石雕历史悠久,据史载始于南宋,可雕为屏砚,也琢成门楣梁柱,一直为宫廷贡品。

  • 明山石雕福寿云龙纹屏

    清 从浏阳文化馆征集 长29.5厘米,厚1厘米,高42.5厘米   此件石屏缺座框,屏面呈深紫红色,以浅浮雕刻人物故事纹。上部雕一卷云祥龙,似口吐明珠,下部雕三人物,前为两嬉戏顽童,后立一持仗耄耋[mào dié]]老者,四周雕有灵芝、假山等,寓意“福寿”。   屏者,屏风也,乃敝障之物,形体较小之屏,常置几案上,旨在挡风,蔽日,装饰也。屏身材质多以玉、石、漆木为之,我国古代石屏,自宋代开始,由于其被文人学士们作为“诗画合一”的审美对象而深得青睐,为文房书桌上的必备用具。

  • 明山石雕鱼龙双化纹屏

    清 长23.8厘米,厚2厘米,高25厘米   这件石屏采用浮雕技法,形象的雕绘了画面中滔滔江水,浪涛中鲤鱼雄跃,须鳞生风,甚是灵动传 神。其上,一苍龙腾空傲首,怒目炯炯,口吐火球,龙身翻滚奔腾以及刚劲有力的龙爪,威武万分。   “鱼龙双化纹”,又称“鲤鱼跳龙门纹”,神话中鲤鱼一跃过龙门即化身成龙,后成为祝愿“平步 青云”、“独占鳌头”等的吉祥祝祷。“龙鱼互变”的图案早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壶中就出现 了,原始部落渴望生命永恒与子孙繁衍,因崇拜鱼而将其作为部落图腾。后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摩羯纹相 互融合,逐渐形成了“鱼化龙”纹,并被赋予希望美好生活的吉祥祝愿。

  • 明山石雕葡萄纹砚

    清 原湖南省文管会调拨 长14.5厘米,高3厘米,宽11厘米   此砚呈椭圆形,其表深紫而带红,内淡青色。砚堂随形深凹,作葡萄叶形,意趣盎然。   砚者,研也,为文房四宝之一。从中国的文字历史来看,自周代开始,才有了用石墨墨汁作书的习惯,研墨的盛器初为瓦制,后世称之为瓦砚。以石为砚肇始于唐代,知名者如端、歙等。明山石砚,石质细润,“其初甚发墨,久而复滑”,但只须“磨以细石,乃仍如新”,明山石砚历来为文人墨客的案头珍品,位列湖南制砚名石首选。

  • 菊花石座屏

    现当代 从原湖南社建馆文化艺术馆征集 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44.5厘米   此件座屏呈褐墨色,外形似叠石假山,上嵌若干朵清菊静雅绽放,下配木底座,整体采用镂雕、圆雕、浮雕等技艺,各部分透而不断,连而不堵,层次分明,形象明快。   菊花石雕是中国三大石雕之一,已有270多年历史。菊花石生成于2.7亿年前,主要产于浏阳、泸溪等地,因内含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而得名,蕴量十分稀少。清乾隆年间,菊花石雕即成为宫廷贡品,初仅以石砚等小型文案用具为主,后发展为大花瓶、假山、桌面等,匠人依据花型和题材因材施艺,因此,每件石雕作品都堪称独一无二。

  • 菊花石雕螃蟹砚池

    现当代 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长23.5厘米,宽17.5厘米,高7.5厘米   这件菊花石砚砚随石形,呈褐黑色,上有自然形成的螺旋形皱纹。正面有大、小两个圆池,大池用作砚堂,小池作水池。砚堂有盖,盖上雕一小蟹,并浮雕菊花两朵。水池上镂雕菊花三朵,刻有茎叶,叶下为墨池,奇趣天成。   菊花石主要分布于湖南浏阳,因具有菊花状的天然纹饰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菊花石砚”或“菊花砚”。清乾隆年间,菊花石砚即作为贡品,敬献宫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非常钟情于菊花石砚,曾留下“出入于梦魂者,惟一菊花砚”的诗句。

  • 菊花石雕螃蟹砚池

    现当代 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长23.5厘米,宽17.5厘米,高7.5厘米   这件菊花石砚砚随石形,呈褐黑色,上有自然形成的螺旋形皱纹。正面有大、小两个圆池,大池用作砚堂,小池作水池。砚堂有盖,盖上雕一小蟹,并浮雕菊花两朵。水池上镂雕菊花三朵,刻有茎叶,叶下为墨池,奇趣天成。   菊花石主要分布于湖南浏阳,因具有菊花状的天然纹饰而得名。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菊花石砚”或“菊花砚”。清乾隆年间,菊花石砚即作为贡品,敬献宫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非常钟情于菊花石砚,曾留下“出入于梦魂者,惟一菊花砚”的诗句。

  • 墨晶石雕鳌鱼座

    现当代 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最大一件长8厘米,宽5厘米,高20厘米   这组墨晶石雕鳌鱼座共三件,主体均为一俯首鳌鱼,龙首鱼身。座阴刻花、草纹和“一九五六年秋 八月湖南省洞口县工艺生产组出品”文字。   墨晶石古称楚石,为湖南洞口县雪峰山区特产。石质细腻而脂润,黝黑发亮,被称为“黑玛瑙”。 传说先秦楚人就将墨晶石雕制成印、章、符、信,用于宫廷官府。明清时期,墨晶石雕多为官府贡品、 礼品。1980年代,墨晶石雕趋于鼎盛,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38个国家和地区。

  • 墨晶石雕八仙摆件

    现当代 从原湖南省社建馆文化艺术馆征集 最大者长7厘米,宽4厘米,高20厘米   八仙是道教供奉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分别是: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道教的八仙之说,约起于宋元时期,明清以来,八仙之说,流传广泛,人们通过供奉八仙,以祈求健康平安、万事如意。以八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这套八仙石雕以洞口墨晶石采用圆雕技艺雕制而成,色黑,工艺细致,人物神态各异,较为传神。

  • 墨晶石雕婴戏图圆插屏

    现当代 从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长13厘米,宽8厘米,高21厘米   插屏又名独扇屏风,一般是单扇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的形制。是由屏风衍生而来,插屏的规模有大有小,较大的插屏一般放在挡门处,小型的插屏可放在桌案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陈设的必备用具,既能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深刻内涵。此插屏呈圆形,色黑,四周刻竹纹,一面阴刻青松、翠柳、飞雀,五婴童在庭院中追逐、嬉戏,栩栩如生,活泼可爱。

  • 近代琥珀浮雕佛手蟠桃酒杯

    近代琥珀浮雕佛手蟠桃酒杯 近代   口径4厘米,高3.5厘米   琥珀制作。杯敞口,杯口圆形深腹直斜。腰腹及底部浮雕佛手蟠桃纹,及桃的枝条和树叶,枝叶宛转自如,顺腹缠绕延伸至另一侧杯口处,作者又巧妙利用枝叶雕琢成杯柄。佛手、桃意喻多福多寿,是清代以来一种普遍采用的吉祥图案。此琥珀酒杯质地细腻通透,造型别致,雕工柔和圆润,连贯流畅。

  • 明代白雕玉龙首蟠螭纹带钩

    明 长7.5厘米,宽6厘米   白玉制。白色,稍有褐色瑕疵。玉质温润细腻,器表有脂样光泽。钩头浮雕成龙首,钩体呈长条弧形,上饰蟠螭纹,两侧面内凹,背面有素面圆纽做系扣。龙首双角杈顺颈向后弯曲,长发飘逸,双目圆睁,鼻大呈如意形,张口露齿。蟠螭为高浮雕,躯体细长,呈“s”形,作奋力向上爬行状,头部有一角,单角弯曲伸如口中,长发长须,突眉细目,肋处生一翼。带钩琢工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饰物的力感与玉质的柔润相得益彰。

  • 清代紫檀镶嵌青玉如意

    清 长56厘米,宽8厘米   如意以紫檀木为柄,光素的木柄上以“三镶”的形式镶嵌有白玉瓦。如意的首端雕刻葫芦纹,及“大吉”两字,如意的中柄雕刻葫芦藤和葫芦果,尾部为变形的猫戏鱼纹。采用浮雕、镶嵌等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制作讲究。此摆件为邵阳新宁中田乡大地主刘伯斌祖父刘光才把玩之物,土改时没收到湖南省土改委员会,1952年7月湖南省博物馆从省土改委员会展览会上接收入馆。

  •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手稿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手稿 近代 1959年从长沙市旧书摊购买 纵长15厘米,横宽24.5厘米不等   手稿共31册,其中日记30册,总计达250万字;诗稿1册。手稿为竖格毛边笺纸,竖格或红或蓝,手工装订成册。各册页形制大小参差,文字为毛笔直行书写,行草间杂。日记时间跨度则从清同治八年——民国五年,绵亘44年(中间稍有缺失),时间从同治年间至民国初年,其中同治年间7本日记为逐日记载,从无隔断,非常难得。

  •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 近代 1954年征集 纵长25.7厘米,横宽15厘米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1928年11月由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印制,杭连纸直行铅印,共7卷,线装成5本。《湖南清乡总报告书》,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湖南地方当局实行白色恐怖统治,残酷镇压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记录。   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于1928年4月27日成立,程潜任督办,何键任会办,同年5月程潜被撤销本兼各职后改由鲁涤平任督办,为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湖南地方当局镇压民主革命运动的全省指挥机关。该报告书对研究大革命时期湖南国民革命形势及大革命失败后新军阀对湖南白色恐怖统治,具有珍贵的重要史料价值。

  • 《红军日报》

    《红军日报》 近代 1955年征集 4开2版、4版、6版   红军日报》为1930年7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攻克长沙后,军团总政治部利用长沙皇仓坪原《国民日报》馆设施、设备和人员,编辑出版的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政治主张与活动的新闻日报。《红军日报》从7月29日起,至8月4日止,共计出版发行6期,新闻纸直行红、黑墨铅印。其中前3期为4开4版,后3期为4开6版。我馆共收藏5件,即7月31日4开4版(1件),8月1日4开2版(1件),8月2日4开4版(1件),8月3日4开6版(2件)。

  • 黄缎绣瑞兽花卉纹门檐

    近代 横75厘米,纵37厘米 民国 长方形,黄缎质地。绣面主体为一猛兽与蔓草柔花的组合。猛兽瞋目切齿,造型夸张,虽意在威猛,却有活泼诙谐之感。与瑞兽相互映衬的花卉,其叶圆阔,花冠硕大,叶脉尾梢却舒展优雅,其表现的由正而侧、由俯而仰的圆转温丽之态甚是妙趣横生。

  • 上一页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下一页
  •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