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高17.2厘米
来源:1958年长沙市金盆岭9号墓出土
俑是随葬冥器,由人殉葬的习俗演变而来。俑由各种质材制成,多见陶俑、木俑。这件对书俑是较早的瓷质俑,又出土于西晋纪年墓中,尤为难得的是,这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对书俑。
对书俑由捏制而后雕刻而成,通体施青釉,因胎釉结合不好,釉基本剥落,但俑的神态依然栩栩如生。俑头戴晋贤冠,身着交领长袍,相对而坐。中间置书案,案上有笔、砚、简册及一件手提箱,一人执笔在板状物上书写,另一人手执一板,上置简册。二人若有所语。根据俑的衣冠特征、人物神态,以及案上的文具,二俑当是文献中记载的校书吏,因此称之为校雠(chóu ) 俑更为贴切。
晋以前文献皆抄于简牍、布帛之上,但抄写过程中,会不时出现错误,于是古人非常重视抄写后的校对工作,以“不诬古人,不惑来者”。是距今约2800年的西周宣王时期正考父(孔子的七世祖)就曾校对过商王朝的《商颂》,并将《那》作为《颂》十二篇之首。孔子整理《诗经》时也曾经过仔细校对。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皇家藏书的校雠(chóu ) 实践中,第一次归纳总结了校雠规程。东汉时校对正式成为一种官职,设在中央的图书藏处为东观,东观有秘书监一人,掌宫中图书管理,其下属官员有校书郎。古人的校书情形在文物中也有直观反映,一是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宋摹本〈北齐校书图卷〉,画中所记录的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的故事。画面有七个人物或展卷沉思,或执笔书写,或欲离席,或挽留者,神情毕现。二就是这件青瓷俑。要了解这件俑的姿态,须了解古时校书方法,当时校书有一人校,也有二人对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这件对书俑正是若冤家相对的雠。校对时一旦发现错误,便用刮刀将简牍上的字刮掉,再重新填写,所以案上笔、砚就是为重新填写备置的。
俑额上有白毫相,显示了西晋时湖南地区已是佛教影响所及。所戴的晋贤冠,是汉代以来文官的通用服,仿古代缁布冠制作而成,前高后低,上有横梁,横梁的多少代表其身份等级,俑上的梁只有一根,说明其身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