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纱襌衣用途蠡见
【作 者】:郑曙斌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复札,复魄,复衣,明器
【摘 要】:
学界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襌衣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其织造技术,而对其文化内涵的探讨并不多见,现有的解释并没有摆脱其作为衣服御寒、遮羞与美化的实用功能。本文从丧葬礼俗的角度来分析,认为这种特殊的葬服另有应用,可能为用于复礼的丧葬明器之衣。 -
古代漆器文物修复“整旧如旧”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兼论陈建明馆长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基本观点
【作 者】:聂菲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漆器修复,整旧如旧,国家课题,基本观点
【摘 要】:
梁思成先生认为修复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在于保存或恢复其原貌,以求最大程度地延长其寿命,还原古建筑的“历史面貌”——即“整旧如旧”。实际上,这个原则也适用于漆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在漆器文物的修复中,一方面要坚持不改变漆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原则,使用可逆性材料修复;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相关的人文因素。本文拟在前贤时彦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本文还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基本观点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浅议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中的“漆”字
【作 者】:喻燕姣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马王堆汉墓,简帛,“漆”字
【摘 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文献中有多处提到了“漆”字或与漆有关的词汇,本文从其字叉着手,探讨“漆”字所包含的各种文化内容。 -
马王堆汉墓漆器装饰艺术研究述略
【作 者】:聂菲,杨慧婷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马王堆汉墓漆器,装饰艺术,装饰技法,装饰题材,装饰色彩
【摘 要】:
马王堆汉墓漆器既是中外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伟大奇迹。马王堆汉墓漆器以其颇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引起了考古界、文博界和美术界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的学术成果。纵观近40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漆器装饰技法的研究;二是关于漆器装饰题材的研究;三是关于漆器装饰色彩的研究。本文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介绍学术界关于马王堆汉墓漆器装饰艺术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和争论问题。 -
从马王堆汉墓窥测西汉时期生态文明
【作 者】:侯良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马王堆汉墓,生态文明
【摘 要】:
本文从马王堆汉墓出土动植物、农畜产品中,推测两千年前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说明西汉时期的生态状况要比今天好得。 -
马王堆古尸的“三级”保护模式
【作 者】:1.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马王堆古尸,三级保护模式
【摘 要】:
2002年,马王堆古尸出土三十年保存状况评估结果发现,古尸整体外观保存良好,但显微结构较30年前有所改变,保存液成分分析别显示古尸存在蛋白质降解和骨组织脱钙的趋势。针对此结果,湖南省马王堆古尸与文物研究保护中心汇同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南大学的专家共同探索,经几年的不懈努力,运用“整体——细胞——分子”三级并重的保护模式,成功地缓解了马王堆古尸骨组织脱 钙和蛋白质降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荣获2009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本文将对该成果的核心理念和技术进行简介。 -
岳阳麋子国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推测
【作 者】:郭姗,郭城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糜子国,新墙河,大马城址
【摘 要】:
麋子国的史迹,先秦文献或有记之,也是只言片语,难知其详。唐杜佑《通典》记靡子国在巴陵,其后不少方志均有相同记载。通过对岳阳新墙河流域大马城址及其相关东周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笔者推测,麋子国被楚灭亡后迁徒江南,最后定居在今新墙河流域游港河一带的大马、筻口、龙湾地区。 -
2010年长沙五一广场汉代古井(窖)考古发掘情况简报
【作 者】:雷永利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五一广场,古井,东汉简牍
【摘 要】:
2010年6月至8月,在配合长沙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东南侧地下水管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一埋藏有大量简牍的古井(窖),随即上报长沙市文物部门,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对该古井(窖)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古井(窖)出土文物以简牍为主,同时也出土了较多的漆木器和陶瓷器.简牍形制有大木简、木牍、封检、签牌等。从部分清洗简牍可捌步辨认有“永元”、“永初”等纪年,因此判断时代为东汉中期偏早。简牍内容涉及司法、经济等万面内容,因而推测这批简牍为东汉时期长沙官府文书档案。 -
长沙市桂花坪印山坡东晋墓发掘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印山坡,砖室墓,青瓷器,东晋时期,家族墓地
【摘 要】:
2009年7-8月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天心区广场西路项目的基本建设,发掘清理了两座砖室墓。两座墓葬方向、形制大体相同,均为“凸字形”砖室墓,应有一定的族属关系。两座墓葬清理出土了青瓷器、滑石器、铁器等共计22件器物,其中鸡首壶、盘、三足砚、三足炉、托盏、滑石猪等器物组合具有东晋晚期至南朝初期特点。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长沙地区六朝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
醴陵沩山窑遗址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
【作 者】:李永锋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醴陵,沩山,窑址,阶级窑
【摘 要】:
株洲市文物局于2009年6月组建考古调查队,对醴陵沩山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不同时期的窑址60余处,改写了醴陵沩山烧窑始自清代的历史。发现的大量窑址及与烧窑相关的遗迹对于研究醴陵乃至湖南湘东地区瓷窑烧造历史提供了新资料。 -
长沙开福区凯乐国际城古井发掘简报
【作 者】:张景尧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长沙,古井,凯乐国际城,宋代,元代
【摘 要】:
2009年5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凯乐国际城基建项目进行考古工作时,发现古井12口,经过系统的发掘,发现这批古井除J1当为元代外,其余均为宋代水井。出土的器物多为生活用器,包括碗、盘、碟、罐、碾槽、碾轮等。古井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出土器物为我们研究宋代长沙城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试论湖南出土新石器时代玉佩饰
【作 者】:袁建平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七辑
【发表时间】:2011-03-20
【关 键 词】:湖南新石器时代玉佩饰,工艺,使用功能,文明见证
【摘 要】:
湖南出土新石器时代玉佩饰见于发表的有53件,品种较为丰富。大溪文化时期佩饰可能从水路由长江下游输入。石家河文化时期佩饰则和良渚文化玉器在材质、工艺等方面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但题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不同于湖北石家河文化。这些玉佩饰到晚期更多的具有宗教、礼仪功能。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玉佩饰既是中国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早期文明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