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熊亨翰家属捐献
纵长30.5厘米,横宽6厘米
此联为民国16年(1927)11月,熊亨翰在武汉被捕拘押狱中时所书。
评介文章:
一幅荡气回肠的狱中自挽绝笔联(闾四秋撰文,刊《湖南文史》2003年第3期)
挽联,一般是生者为表达对死者哀思而撰写的悼念对联,或以寄托对死者业绩情操的追思;或以激励后人继承遗志,发扬光大。而死者生前给自己写挽联要么是对事业无成又无可奈何的伤感哀叹;要么是对壮志未酬而勇于赴难的凛然壮行。湖南省博物馆就珍藏有一幅属于后者的自挽联——共产党员熊亨瀚在狱中写下的荡气回肠的自挽绝笔对联。
自挽联系丁贡信笺毛笔直行书写,上联末句有修改。这是烈士家属詹石兰探监时秘密带出并一直妥善珍藏,新中国成立后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入藏的,1994年由国家文物局近现代文物专家组确认为馆藏一级珍贵文物。
联语云: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志为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兄弟忍,温语慰妻,负荷属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70余字的自挽联,烈士矢志革命、忠贞不渝的伟大革命实践和情操跃然纸上,读来荡气回肠,令人肃然起敬,这不正是熊亨瀚自己一生经历与情怀的真实写照吗?
熊亨瀚(1894—1928),号骥才,湖南益阳(今桃江县)五洋坪人。幼读私塾,9岁之时进入益阳龙洲书院就读,开始接受近代教育。1909年夏,15岁的熊亨瀚考入长沙益阳驻省中学学习,并积极参加湖南新军中的同盟会秘密活动,接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爆发后,熊亨瀚积极报名参加了湖南学生援鄂军的敢死队,不久转入长郡中学学习。
袁世凯欺世盗名攥取中华民国总统大权后的倒行逆施,迅速激起国民公愤,熊亨瀚也积极投身到反对袁世凯复辟和独裁的斗争行列,并因此被迫亡命日本,进入东京神田法政学院研习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系统学习和研究 孙中山 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5年回国后,熊亨瀚应民主革命党人周震鳞、刘承烈之邀,就任《真共和报》编辑,利用这一阵地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7年,周、刘二人随孙中山先生南下之后,该报停办,熊亨瀚便转入湘西驻军总司令部担任秘书工作,后因驻军总司令周则范被部将廖湘耘等人谋杀,廖湘耘等人率兵投靠北军,熊亨瀚遂愤然辞职归家。
“五四”运动之后,在民主与科学旗帜的影响下,熊亨瀚与友人夏时、刘澹虚等人在益阳文昌阁组织公民自治会,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并于1921年下半年再度来到省城长沙,应聘担任育才、长郡两中学的国文、历史教员,利用教学讲课的机会,结合社会现状,向学生传播新思想,针砭时弊,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方兴未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
1922年,熊亨瀚参加湖南教育会,从此与省会教育界进步人士一道,为发展湖南教育事业而奔波努力。1923年6月1日,由省工团联合会、省学生联合会等41个团体组成的为声援东北收回日本租借我旅顺、大连,开展反日斗争的湖南外交后援会调查人员在长沙两湖码头、金家码头一带检查日货时,遭到日舰“伏见”号水兵的枪击,造成当场死亡二人、重伤九人、轻伤数十人的“6.1”惨案。消息传开,群情激愤,迅即组成有各界代表参加的“湖南省雪耻会”,熊亨瀚被选为雪耻会执行委员。他积极参与雪耻会督促省府当局向日人的交涉事宜,为推动全省反帝爱国运动起到了出色的宣传鼓动作用。因他有扎实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时局敏锐的观察力,所以极善于演讲鼓动工作,凡有重要集会与活动,他是从不缺席。时人评价他说:每会必到,到必发言,言必谴责帝国主义与军阀。因此,熊亨瀚很快成为省城的风云人物。在1925年8月召开的国民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与夏曦、何叔衡以最高票数入选国民党湖南省第二届执监委员会,并当选为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部长,与此同时,还担任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
1926年春,熊亨瀚在著名共产党人郭亮、何叔衡、夏曦等人的帮助下接受了马列主义,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共产党员。这时正是湖南农民运高潮和北伐军进入湖南的前夜。这年6月,接受广州国民革命军主张、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前敌总指挥兼第八军军长的唐生智组建湖南省临时政府之时,熊亨瀚被任命为省府电话总局局长兼第八军军法处处长。北伐军入湘之时,他又担任省会各界救护慰劳代表团团长,积极组织对北伐军的慰问和支前工作。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中,熊亨瀚始终站在农民运动的前列,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右派势力对农民运动的诬陷攻击。蒋介石“四.一二”政变之后、湖南“马日事变”之前,国民党中央党部在武汉召开专门讨论湖南问题的第十七次政治会议,熊亨瀚被林伯渠领到会上作证。他从外交、经济、财政、民众运动、粮食、兵饷、处理反革命、土地改革等八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阐述论证了湖南农民运动发展的正确性。湖南“马日事变”之后,熊亨瀚因其坚定的共产党人斗志和农民运动立场而遭到国民党湖南当局的通缉,被迫亡命于两湖和江西地区。
这期间,他一面栖身于湖北彭泽一夏姓亲戚家中,一面寻找党的组织,并写下了百余首述怀明志的诗词。如: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曾自枪林闯阵来。
——《亡命彭泽》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
——《客中过上元节》
1928年秋,熊亨瀚遵照党组织指示,在武汉、九江等地建立秘密据点,联络同志,筹划武装斗争。不料他的行迹被当地国民党当局侦悉,并于1928年11月7日在武汉鹦鹉洲被国民党武汉卫戌司令部密探逮捕入狱。1928年11月9日(农历9月30日)《湖南通俗日报》刊载“汉口九日专电”称:“湘共首熊亨瀚在鄂活动,前鲁涤平密电请拿,阳(7日)晚由卫戌司令部密探捕获,熊身着中山装,黄皮裹腿,现解押来汉,在审讯中。庚(8日)初审,熊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伙。”
从11月7日被捕到27日押解回湖南的20天中,熊亨瀚被提审四次,倍受酷刑折磨,但他以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把主审的国民党军法处长驳斥得瞠目结舌。27日被解押回长沙的当晚,湖南清乡督办署连夜审讯,企图最后从熊亨瀚的口中获得所需要的共产党组织活动情况,熊亨瀚大义凛然地说:“杀就杀,何必多说!”军阀何键闻言,暴跳如雷地说:“熊亨瀚三个字就是罪证,不必更问,枪决就是。”由此可见,熊亨瀚的革命活动对国民党当局的威慑。
1928年11月28日凌晨,熊亨瀚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枪杀于浏阳门外识字岭,时年34岁。烈士牺牲后被运回家乡安葬。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与无数革命先烈殷红的血液一起浇灌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花,1949年10月1日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在他们前赴后继的战友们的浴血奋斗中胜利诞生了。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在烈士长眠的地方修建了苍松翠柏环绕的陵园,并在高大的墓碑两旁镌刻了一幅寄托人民无限哀思的对联:
发轫忆当年,洞庭月,汉口风,长剑走天涯,功垂九域春如海;
举头思志士,睢阳齿,常山舌,丹心昭宇内,血溅三湘鬼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