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全部藏品
  • 清“三寸金莲”红缎绣花鞋

    清 一双2件,通长14厘米,底最宽5.5厘米,高7厘米   鞋面为红缎,前后缝合,里衬白地印花布。鞋前脸以彩线绣盛开的对花两枝,针脚细密,图案栩栩 如生。鞋口以蓝布走边。木底高跟,鞋底裹以麻布纳的千层底,黑线滚边,坚固耐穿。   此鞋继承了传统的刺绣技法,采用绣线为黄、绿、蓝、粉、黑色,面料讲究,绣工精细。

  • 民国乳丁纹圆形银扣花

    近代 直径9厘米   扣花银质,葵花形,表面光亮。正面中间为一圆形凸起,周围依次饰有数圈大小不一的乳丁纹。其 中,最大的一圈装饰有十六枚高突的乳丁,乳丁上还阴刻蝴蝶花纹。   背面内凹,正中有一银扣,上刻“永兴昌”三字,当是厂商名称。此扣花应是少数民族服饰上的装 饰物,制作规范、整齐,立体感强。

  • 民国蝴蝶花纹银饰件

    近代 宽4厘米,高6厘米   饰件银质,主体是一枝由朵花、枝蔓、叶子组成的折枝花,花上饰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折枝花枝 叶依形而生,偃仰翻转,自然生动。蝴蝶翅羽分明,触须毕显,令人叫绝。   此饰件应是帽上的装饰物,采用镂雕、掐丝、焊接等工艺制成,表面镀蓝,立体感强。

  • 清末邹维新制蟋蟀陶罐

    清 口径11厘米,通高7.2厘米   罐身陶质,圆盒形,平盖,腰微鼓,底有矮圈足。通体呈灰黑色,光素无纹,造型规整,线条流畅 。盖面刻隶书短诗:“白露将军出,人人爱色青,闲来点水食,考谱辩身形”,落款“芳亭书”。盖内 刻一“福”字。罐外底方形框内落阳文楷书“邹维新制”款,笔画有力。   罐内置小笼、小盘各一。小笼陶质,平面呈扇面形,两侧有门孔,上有活动的顶盖。这种小笼旧称 “过笼”、“串儿”,供蟋蟀藏身等用。小盘瓷质,圆形,硬币大小,当是供蟋蟀喝水进食用。其内底 书“秋声馆”三字,大概是取“秋声连蟋蟀,月色淡芙蓉”之意。

  • 苗族八折牌吊挂

    清 长43厘米,重80克   银质,吊挂由空心编织成的银链串起,分为两层。第一层为镂空“盘长”造型银牌,下坠两颗银角 ;第二层为镂空花篮,下坠小刀、耳挖、挑花钩子、小箭等银链,采用镂空、透雕、焊压等制作工艺, 制作精巧细致。“盘长”又称吉祥结,似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为佛教八宝之一,象征着庄严吉祥,长 久永恒。

  • 苗族吊花银头簪

    清 长25厘米,宽15厘米,重85克   银质,发簪上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其排列疏密有致,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各异。下 端连接银丝编织的垂穗,每穗下挂一银叶片,质感极强,发簪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开。银发簪采用镂 、捏、焊等技法,制作工艺繁缚、精细,立体层次感很强,是苗族妇女典型的头饰。

  • 苗族梭形银发簪

    清 长13厘米,重15克   银质,两端为梭形,以便插入发髻。成年的苗族姑娘挽髻包头巾后,由后向前插穿发髻,前高后低 ,两端各现出簪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发簪上镂雕花、蝶、“寿”图案,雕刻精美,纤巧细腻,灵秀生动。

  • 苗族蝴蝶花戒指

    清 直径2厘米,高2.4厘米,重5.9克   银质,戒面为浮雕“蝴蝶花”,并阴刻花瓣,制作精细,栩栩如生。蝴蝶花是苗族崇拜的图腾形象 ,寓意着生活美满,吉祥如意,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 苗族银手钏

    清 一对两件,直径6.5厘米,共重72克   银质,手钏呈圆形,开口处可自由调节。上錾刻“八宝纹”,八宝纹又称八吉祥纹,最早见于元代 ,是典型的宗教纹样。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是佛教中八种表示 吉庆祥瑞之物,也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以此八种图案为纹饰,象征着苗族人民祈求吉祥、幸 福、圆满。该藏品风格独特,颇为精致。

  • 苗族狮子滚绣球形银帽花

    清 宽5.5厘米,高4厘米,重7克 银质饰品   帽花为狮子滚绣球形,采用镂雕、浮雕、阴刻等工艺制作而成。狮子瞪目回首,嘴向上翘,前腿踏绣球,尾巴上扬,神态可掬,显示出苗族银匠高超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 苗族花形帽花

    清 宽3.7厘米,高4.8厘米,重6克 银质饰品   帽花为折枝花形,主体部分为一朵盛开的花,周围枝叶相衬,花蕾点缀其中。整体采用镂雕、浮雕等技法制作而成,于花瓣、花叶、花蕾处则采用阴刻突出经脉,使得花形细致、鲜活而生动。帽花背面阳刻“新口”二字。

  • 苗族凤形镀黄帽花

    清 宽6.3厘米,高2.5厘米,重4克 银质饰品  帽花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镂雕凤凰,凤凰口内衔枝,枝头绽花,花枝向脑后弯曲至凤背,凤背上则立一多似蝶状的花。凤全身镀黄,双翅及花枝镀蓝。凤腹背面焊有一圆银片,上阳刻“口元合”三字。

  • 清末苗族蝴蝶银帽花

    清 宽4.9厘米,高3厘米,重4克   银质饰品   帽花为两只蝴蝶上下相叠状,采用镂雕、掐丝、焊接等工艺制作而成,全身镀黄,小巧玲珑,立体感强,形态逼真。此帽花和苗族的宗教信仰有关,在苗族使用的纹饰符号中,蝴蝶是较常采用的图腾。

  • 苗族凤凰牡丹纹银帽花

    清 宽10.5厘米,高3.5厘米,重12克   银器。   帽花整体长条形,先用两根细银丝弯曲成双U形。U形开口端焊接镂雕的凤凰牡丹,牡丹绽放,凤凰展翅欲飞;另一端饰三朵镂雕吉祥花纹饰。帽花采用镂雕、阴刻、掐丝、焊接等工艺制作而成,构思细腻、巧妙

  • 朱宣武竹簧刻人物风景纹文具盒

    现当代 长24厘米,宽7厘米,高4厘米   文具盒竹木质,方体,插盖式。插盖正面刻人物风景纹,图中采用上虚下实的手法,刻画明月高悬 ,树木苍翠,山石突兀,湖水如镜,芦荻丛生,水鸟相对,湖畔曲桥边,两女对立。图左上角题“待月 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落款“甲午岁宣武刻”,随后刻方形印“朱”、“ 印”两枚。画面线条流畅,于古朴秀丽中见作者谨细、健劲之功。

  • 王民生竹簧刻山水人物纹文具盒

    现当代 长24厘米,宽7厘米,高4厘米   文具盒竹木质,方体,插盖式。插盖正面刻人物山水纹,图中山峰绝壁,其势陡峭,高耸入云,崖边树木葱茏,江上水鸟飞翔,江面泊一船只,船上之人临水而坐。图左上角落款“邵阳市新中华出品”,左下角刻朱文方印“民生”一枚。

  • 王民生竹簧刻人物故事纹掌形扇

    现当代 长41厘米,宽20厘米   扇竹木质,由扇叶和扇柄组成。扇叶正面刻人物故事纹,图中华亭宽阔,帘蔓半垂,亭外翠竹丛生 ,亭内一男一女,应为夫妻,丈夫秉烛伏案夜读,妻子正细心为几桌上的香炉增添香粉,以解其夫君读 书之困。其右上角题“红袖添香夜读书”,落款“一九五四年白云山樵刻于邵阳新中华”,随后刻 “民 生”印一枚。扇柄下端有孔,上系带。近扇叶处护托呈梅花形,其正面陷地浅雕兰花,背面阴刻团几何纹。

  • 朱宣武竹簧刻“宝钗扑蝶”圆形扇

    现当代 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   扇竹木质,由扇叶扇柄组成。扇叶圆形,正面刻“宝钗扑蝶”人物纹,右上角题“宝钗扑蝶”,其 后落款“甲午夏月宣武朱氏刻于邵市”。“宝钗扑蝶”的故事题材出自《红楼梦》的第二十七回,图中 亭台水榭,树木茂盛,鲜花盛开,刻画人物生动传神,或扑蝶,或荡舟,或交谈,情趣盎然,特别是宝 钗右手扇柄,左手提袖,屏息凝神,扑蝶之状跃然画面,其高盘的发髻,飘逸的衣裙,婀娜的身姿,娇 媚的举止,皆给人以美感。扇柄近扇叶处护托为圆形,上刻团寿纹及云纹。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彭绍辉为抗大七分校校长的委任令状

    近代 委任令状纵23厘米,横33厘米   一张白色的竹帘纸上自右至左直行油印和书写着如下文字: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任令 军字第078号 兹委任彭绍辉同志为抗大七分校校长   此令     彭绍辉同志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 王稼祥 刘少奇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廿四日”

  • 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部布告

    近代 1954年8月,在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工作的陈铁珊同志向筹建中的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他当年收藏的这张布告 纵53.8厘米,横38.5厘米 艺术字体。左侧年款处钤有印泥清淡的长方形阳文朱印。内容为六言诗歌,宣传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的性质与纲领。

  • 邵阳竹簧刻“秋香一笑”掌形扇

    现当代 长44厘米,宽23.5厘米   竹木质地,由扇叶和扇柄组成。扇叶正面从外至内分五层雕饰图案:第一层浅雕水波纹;第二层刻 云龙纹,两龙相向,腾云驾雾,活灵活现;第三层为凤凰牡丹纹,凤凰展翅,牡丹盛开;第四层为回纹 ;第五层刻画唐伯虎博取秋香一笑的故事场面,图中一园林内,唐伯虎右手持扇,左手置于胸前,侧身 微倾,其前方女子应为秋香,秋香用团扇拂面,眉目含情,羞然作态。此主题纹饰右上角题“秋香一笑 ”,落款“一九五六年六月觉民刻于湖南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扇叶背侧素面。扇柄护托梅花形, 上刻圆形图案。

  • 现代邵阳王民生竹簧刻人物故事纹六棱形花瓶

    现当代 口径15.5厘米,底径8厘米,高29厘米   竹木质,敞口,口六边形往外折,似牵牛花,瓶颈收束略细,折肩,深腹。瓶身有六棱,分六面。 瓶底亦六边形,附六矮足。   瓶身上刻人物故事图。内容为一长须戴冠之男子,着宽衫,手执杖,其后随一书童手捧书册,二人 行走于山石竹林之间,图左边刻行书“草堂书一架,苔径竹千竿”,“仿李咸用山居诗”,落款“白云 山樵书于湖南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末刻“仁”字印。

  • 现代邵阳王民生竹簧刻孤山探梅茶叶盒

    现当代 长12厘米,高11厘米,宽7厘米   木胎,内外壁贴竹簧,长方形,由身和盖扣合而成。盒身正面刻仕女梳妆图,图中一年长女子立着 正在为另一年轻女子梳妆打扮。图左边刻行书“花簪一朵休嫌少,字写三张莫厌多”,落款“邵阳白云 山樵”,末刻“民生”印。盒身背面刻行书“旧书不厌百回读,嘉客时来一座倾”,落款“一九五四年 作”。两侧一面刻鸟栖枝头图和“仁”字印;另一面刻山石花瓶图,亦刻“仁”印。盒顶面刻孤山探梅 图,其左上角刻行书“孤山探梅”、“新中华出品”。

  • 程潜和平起义前夕亲笔签发的“东日通电”原稿

    近代 1964年5月14日省委统战部寄赠湖南省博物馆入藏 纵28厘米,横40厘米   通电原稿共2页,直10行红格公文笺毛笔书写,近800字,行文中间有毛笔和蓝色钢笔字的修改,文首的“潜”字及文中几处以毛笔插写的“潜”字和文末“东日照发 程潜 七卅一”为程潜的亲笔墨迹,其余为另一个人的笔迹。在末尾“卅”字处铃有小巧的“程潜”阳文朱印。在中国的文化中,纪日,常有以韵目代替日期的,特别在电报中用来署日。“东”即代表l,“东日”即1日。联系上下文可推断这份电文是八月一日通过电报发布的。

  • 上一页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下一页
  •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