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 论文 所有论文
  • 湖北、湖南两地明代南京城城墙砖窑址群调查报告

    【作  者】:马俊,杨国庆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明南京城墙,湖广,城砖窑址,宗谱,均工夫,甲首

    【摘  要】:

    通过对湖北武汉、湖南岳阳两地明代南京城砖窑址(群)的实地考察,结合以往的考察和研究,梳理出明初洪武年间朝廷因营造南京城墙而征派均工夫役的相关文献,首次提出当时湖广地区均工夫未曾赴京造城,而是就地设窑造砖;并通过首次发现的相关宗谱,对明初“总甲”、“甲首”、“小甲”建制设置的依据有新的探索,为明初南京城墙征役制、造砖、运输等课题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闽北古廊桥调查

    【作  者】:王世亮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闽北,古廊桥,调查

    【摘  要】:

    廊桥,别名屋桥、风雨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有木拱、木平梁、石拱之分。其中木拱廊桥不仅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种类,而且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如今在我国能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已被人们称为桥梁“活化石”,只有在闽、浙两省闽北、宁德、丽水、温州几个地市有发现,仅100多座。闽北是中国现存古廊桥较集中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闽北境内仍完好保存有160多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其中木拱廊桥16座(政和7座;建瓯4座;顺昌3座;延平区1座;武夷山1座)。作者用了两年时间对闽北现存古廊桥进行调查,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
  • 实用古墓探查技术与方法

    【作  者】:潘茂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实用,古墓探查,技术,方法

    【摘  要】:

    古墓探查是靠辨认土质土色来确定古墓的所在位置。要掌握这门技术,必须对古墓封土、填土、生土、杂土、农耕土、近现代墓填土、遗址文化层土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同时要掌握古墓探查的一些基本要领和方法;要特别做好古墓叠压打破关系的探查,它是分期断代的可靠的地层依据。文中在讲述怎样进行古墓探查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初学田野考古发掘技术工作的同志参考。
  • 馆藏汉代陶器绘图方法初探

    【作  者】:尹为,张婷婷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馆藏汉代陶器,绘图,方法,步骤

    【摘  要】: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汉代陶器较多,种类丰富,制作较精细,造型规整、实用。工艺讲究,或刻或画,或施彩或上釉,装饰相当美观。本文探讨了馆藏汉代陶器绘图的方法与步骤,并列举了多件典型器物的绘制方法。
  • 恐龙蛋化石的产状、形成和意义

    【作  者】:吴卫红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恐龙蛋化石,产状,形成,意义

    【摘  要】:

    本文综述了目前作者所见的恐龙蛋化石标本,解剖测试了一些样品;提供了化石蛋壳厚度及表面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蛋化石壳微量元素含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SEM)研究成果。在SEM下发现了石化恐龙蛋壳内壁的卵壳膜纤维体,从一个侧面说明某些恐龙是“热血”的。本文将恐龙蛋化石分成三类:碎蛋型、寡蛋型、孵成蛋型,并着重探讨其形成过程及真假恐龙蛋化石的判别标志。综述了恐龙蛋化石的研究意义。
  • “三重证据”视野下的“大塘”遗物

    【作  者】:苏露莎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三重证据法,大塘遗址,纹饰,兽面,祭祀

    【摘  要】:

    对古代文化遗物的研究有许多学派及其方法,其中王国维先生在早年倡导并被发展起来的“三重证据法law of evidence”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种利用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民族志资料的综合观照法,非常适宜对器物进行所在文化群体及思维创造的探寻,而对长沙南托大塘遗址的研究便是如此。该遗址是七千年前湘江流域乃至环洞庭湖区域中最为先进的文化之一,出土了许多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抽象图形符号的器物,具有极其浓厚的图腾及祖先崇拜特色,是人类的早期思想形态的真实反映。
  • 澧县城头山城壕聚落初步研究

    【作  者】:王红星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澧县,城头山,城壕聚落

    【摘  要】:

    本文对澧县城头山城壕聚落各期主要遗存的年代与文化性质、聚落布局的变化以及城壕的功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该遗址分别有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堆积。(2)不同文化时期,聚落布局均有较大的变化。(3)城壕聚落确有四期,Ⅰ期城壕的始建与使用年代当为大溪文化关庙山二期阶段;Ⅱ期城壕年代为大溪文化关庙山三期;Ⅲ期城壕为屈家岭文化早期晚段;Ⅳ期城壕为屈家岭文化中期。(4)城头山城壕聚落的主要功用是为了防洪,从本质上讲,城头山聚落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社会组织结构,都与长江中游同时期的其他普通聚落无根本区别。
  • 湘西先秦行政建置研究

    【作  者】:贺刚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湘西,先秦,行政建置,郡治,县署

    【摘  要】:

    湘西在西周以前属《禹贡》荆州之域,但正式的行政建置则始于战国,史称黔中郡。黔中郡有“楚黔中郡”与“秦黔中郡”之别,但二者始设与延续的时间历来无明确说法,加之秦、楚黔中郡的郡治问题更是长期争议的焦点,其治下有无县的设置也不明了。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分别予以讨论。
  • 读金文札记一则

    【作  者】:方勇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金文,鬣,马鬃,姓氏

    【摘  要】:

    文中讨论了金文召卣、君夫簋、縣妀簋、女妦簋、妦仲簠等铭文中的 字,以前学界将此字释为“妦”或“每”字,现改释为“ (髦)”字。召卣中的“ (髦)”表示马鬣;君夫簋、縣妀簋中的“ (髦)”应读为“懋”,表示勤勉义;女妦簋中的“ (髦)”为人名用字;妦仲簠中的“ (髦)”为姓氏用字。
  • 关于清华简《楚居》的思考之二——楚族起源及其地域变迁

    【作  者】:刘彬徽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楚居》,楚族,由川入鄂,京宗,为郢

    【摘  要】:

    本文对笔者此前所撰《关于清化简<楚居>的思考之一》作出新的补充和必要修正,论述“楚族源于长江上游和中游广义的南方土著说”。史前时期楚族可能起源于四川西部岷山、若水地区;史前后期东徙,由川入鄂;楚先祖季连部落在夏商时期就已定居在湖北荆山及其周围地区,楚初都丹阳在今宜昌至沮漳河流域地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文字考释二则

    【作  者】:徐在国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上博竹书,景公瘧,虡,孴

    【摘  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景公瘧》有人名“梁丘据”,读作“据”的字或释为“豦”,不确。此字简文有三种写法,前二形从虍从 ,应释为“虡”,第三形从“土”,“ ”声,也可看做是“ ”字异体,在简文中均读为“据”。《景公瘧》第十简“聊、攝以东”之“攝”字应隶作“ ”即《说文》籀文“孴”。 “孴” 在简文中读为“攝”。
  • 楚地遣策“宛”字的用法

    【作  者】:单育辰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楚地,遣策,宛,缘

    【摘  要】:

    本文考释了楚地遣策中多见的“宛”和“ ”字,认为旧释之为“序”、“㠾”或“裛”都是不正确的,它们应改读为“缘”,是“缘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