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楚汉人物帛画的绘画研究
【作 者】:湖南省博物馆 游振群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楚汉人物帛画, 章法, 笔法, 墨法
【摘 要】:
我国古代人物画,是传统造型艺术之一。长沙楚汉人物帛画,是迄今所见最 早的人物帛画,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当时的绘画技法已相当高超,色彩多样,画面有序,绘技娴熟,功力深厚。尤其是在线条运用,色彩调配,取景布局等方面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以出土的楚汉人物帛画为研究对象,对其章法、笔法和墨法进行了阐述。 -
马王堆帛画研究二题
【作 者】:湖南省博物馆 郑曙斌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帛画 ,解释, 明器之旌, 象生时有
【摘 要】:
本文依据文献与考古资料解释马王堆帛画的丧葬意义。T形帛画就其用途而言是丧葬中的“明器之旌”,反映了汉初丧葬用旌习俗。三号汉墓棺室帛画是为“象生时有”模仿居室绘画而悬挂于东西两壁,与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墓的流行有着丧葬观念和表现形式上的渊源关系。 -
马王堆帛书《丧制图》所记丧服制度考论
【作 者】:中国文物研究所 胡平生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三年之丧, 斩衰十三月, 齐衰九月
【摘 要】:
马王堆帛书《丧制图》上有六行关于丧服制度的题记,有学者作标点释读, 认为其所记汉初葬礼不是先秦儒家文献记述的丧制。本文不同意此说,对题记重作标点释读,认为题记所述子为父服丧三年;为祖父、伯父等服丧十三月;为姑、姊、妹等服丧九月,皆与文献所记相合,只是丧服名称不同,原因尚待研究。 -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文献看古人观念中的玉
【作 者】:湖南省博物馆 喻燕姣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马王堆, 简帛 ,玉, 玉观念
【摘 要】:
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了十多万字的简帛文献,留下了与玉相关联的一些记述,为我们提供了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这一阶段一些玉文化知识,从玉字的广泛使用以及由玉的美色引伸出的君子美德和社会功能,都可以看出玉器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玉在当时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古医书巫祝用土
【作 者】:湖南省博物馆 沈晋贤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巫祝用土, 巫、医并举用土, 引土归药
【摘 要】:
土居中央,布气四方。其在中医文化领域,区区块垒之土,亦可以小见大,显出巫医同源异流之路。考古出土与传世文献证实,土之妙用,的确走过一条巫用为主;巫、医并举;引“土”归药的演绎心路。是为祖国中医文化由蒙昧巫医走上理性医学的升华之路。 -
儒家简帛佚籍中“德”与“色”的辨析
【作 者】:台湾东吴大学 郭梨华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五行, 德, 色
【摘 要】:
儒家简帛佚籍的出土,除了引发学界对于战国孔门后学的重视外,更重要的是在哲学研究上,促使研究者对于儒家的形而上辨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一形而上的辨析,个人以为可以藉由“德”的建构,与“色”在儒学中的辨析加以把握。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藉由“色”以及其根源之主张,发现孔门后学的差异。这一根源上的差异,大致表现在心、性的论述与思辨。“色-德”作为一哲学论题,或许即是源于孔子“性相近,习相”的多向思惟,而战国早中期儒学的这一思辨,也使得儒学后来的发展,始终徘徊于教化之礼学与德之心性论之间。 -
马王堆汉墓“千金绦”暨“油下三彩陶豆”
【作 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世荣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千金绦,雷纹, 油下三彩陶, 釉下多彩瓷
【摘 要】:
本文通过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文物,主要论证下列一些问题:1、汉以前的“金”指“铜”而言。“千金绦”中的“金”却不是“铜”,而是指“黄金”等贵重物品。又“千金绦”上的雷纹,状如现今的“山”字,但却不是汉以前的“山”字。与此相类似楚式山字纹镜中的 “山”字状图形也不是文字。2、“油下三彩陶豆”的装饰工艺已为后来两晋湘阴窑“釉下单彩”瓷和唐代长沙窑“釉下多彩”瓷等陶瓷工艺所继承。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2014年浏阳市古港镇东信花炮厂两晋南朝墓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浏阳市博物馆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古港,古墓葬,两晋南朝
【摘 要】:
东信花炮厂两晋南朝墓位于浏阳市古港镇燕塘村,2014 年10—11 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浏阳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对该墓地的墓葬分布、墓葬形制、墓葬时代及墓地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墓葬排列有序;形制大致相同,略有差异;该墓地的时代推测为两晋至南朝,下限可能进入隋代;墓主等级可能为平民,墓地的性质推测为家族墓地。 -
论帛书《胎产书》的重要价值
【作 者】:湖南中医学院 周贻谋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 2004年7月
【关 键 词】:养胎, 胎教, 优生, 护胎, 求子, 方
【摘 要】:
本文着重就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有关养胎护胎的理论及方药作了研究和探讨,特别指出它在胎教和优生等方面确有重要意义,至今仍然能给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
从马王堆医书俗字谈简帛俗字研究 对后世俗字研究的意义
【作 者】:西南师范大学 张显成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马王堆医书, 俗字研究, 重要意义
【摘 要】:
近年来开始形成了专门研究俗字的“俗字学”。但其研究主要“热”于六朝碑刻、敦煌写卷等俗字的研究,而对六朝以前的俗字涉猎甚少。本文以马王堆医书俗字为例说明,六朝碑刻、敦煌写卷中俗字的各种类型实际上在秦汉简帛中均已得见,如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所分敦煌俗字的八种类型,即:偏旁增减、偏旁改换、偏旁易位、书写变易、整体造、正字脱变、异形借用、合文,在简帛中均已齐全。且简帛俗字是后世俗字的源头,后不少俗字都需要追溯到简帛中方可得到圆满解释。所以,简帛俗字研究对后世俗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长沙西汉早、中期墓分类研究
【作 者】:高至喜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西汉,墓葬,分类,年代,形制,长沙
【摘 要】:
1952—198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在长沙市近郊发掘的1230余座西汉早、中期墓中,有20余座出土有官印,据此可将长沙的西汉早、中期墓分为五类,即甲类:长沙王墓(包括王后墓);乙类:列侯及秩二千石的王室成员墓;丙类:秩千石至六百石官吏的墓(如县令、长沙仆等);丁类: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官吏的墓(如县长、丞、尉等);戊类:百石及以下斗食、佐史、乡官和广大平民的墓。各类墓均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年代、墓葬形制、印绶、用鼎数量等。 -
马王堆汉墓房中书与古代道论
【作 者】:北京教育学院 连劭名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
【发表时间】:2004年7月
【关 键 词】: 房中, 至道, 损益, 食气
【摘 要】:
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是一篇失传已久的古代文献,内容属古人所说的“房中术”,其中有“至道”、“损益”、“食气”等,都与古代的道论有关,是研究古代养生学与哲学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