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馆藏手札看谭延闿政治思想成因
【作 者】:刘 涛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谭延闿,政治思想,成因,手札
【摘 要】:
谭延闿政治思想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务实渐进和混之为用。谭延闿的成长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他思想产生、形成的主要因素。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裂变的时代,社会转型伴随的是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大舞台上激烈碰撞。谭延闿思想的形成与清末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化有密切联系,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元性是社会时代 的反映。 -
王闿运《船山书院记》拓片考证
【作 者】:邓昭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彭玉麟,王闿运,船山书院
【摘 要】:
湖南省博物馆珍藏有一本王闿运撰《船山书院记》拓片,内容主要是谈论衡阳船山书院的种种事宜,对于研究王闿运和船山书院的关系以及船山书院建设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宋版书散页考
【作 者】:徐建霞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版刻源流,宋版散页,史记,韦苏州集,周礼疏,文选,诗集传,通鉴,纪事本末,真西山读书记,大学衍义,宋书
【摘 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十页宋刻散页,本文对这十个散页《史记》《韦苏州集》《周礼疏》《文选》《诗集传》《通鉴纪事本末》《真西山读书记》《大学衍义》《宋书》进行版本源流的考述,并考证这十个散页的刻印年代。 -
髡残行迹新考
【作 者】:朱万章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髡残,交游,疑年,字号,行迹
【摘 要】:
髡残是清初“四僧之一”。因其文献资料较少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其在“四僧”中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此,笔者对其传世画迹及时人诗文集进行梳理、考证,在前人基础上对其生平、艺术活动、参禅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这位杰出的湘籍画僧。 -
中国画“没骨法”知识的历史生成
【作 者】:陈叙良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中国画,没骨法,知识生成
【摘 要】:
本文从“没骨法”的现代概念出发,通过有限的历史文本和作品讨论了中国画“没骨法”实践与概念知识的历史生成过程。在“骨法用笔”和“没骨法”共同建构的中国画语境中,“没骨法”的内涵和形态在不同绘画领域、不同历史阶段事实上存在着非常清晰和微妙的差异,但由于中国艺术一直缺乏精确描述的传统,这种差异往往被历代史家及艺术家所忽视。“没骨法”概念从诞生开始便被简单地贴上了张僧繇、徐崇嗣的标签,其后的阐释、建构大都未能跳出这一窠臼,由此陈陈相因的历史记载大同小异,真正接近历史真实的知识建构变得困难起来,甚至一直影响到当代人的知识生产。 -
省油灯小考
【作 者】:方昭远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省油灯,邛窑,长沙窑,发展脉络,技术根源
【摘 要】:
省油灯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陶瓷制品,以四川邛窑最著名,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省油灯为邛窑首创。本文重点梳理了关于省油灯的考古资料,尤其是长沙窑新发现的省油灯,试图廓清其发展脉络,并重新思考省油灯的技术根源。 -
关于常德南宋邢倞夫妻合葬墓的补记
【作 者】:谭远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常德,邢倞墓,邢倞,靖康之耻
【摘 要】:
2001 年,常德发掘出南宋初年鼎州知州邢倞及夫人刘氏合葬墓,简报及龙朝彬的研究文章对邢倞身世的考证尚有欠缺,尤其遗漏了与邢倞密切相关的一桩重大历史事件——靖康之耻。本文考稽史实,补记于下。 -
桃江出土的宋嘉祐七年石买地券考
【作 者】:张建平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桃江,宋代,买地券,道教
【摘 要】:
嘉祐七年(1062)石买地券为桃江地区首次发现的宋代买地券材料,内容包含有强烈的冥府观念和道教信仰,其券文所载的相关信息为我们了解和考证古代地方行政建制、丰富地方文史的证据,为研究宋代道教在桃江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
浅谈对长沙市中南工业大学桃花岭唐墓的几点认识
【作 者】:赵 今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中南工业大学桃花岭唐墓,墓葬形制,墓葬年代,佛教因素
【摘 要】:
中南工业大学桃花岭唐墓是长沙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笔者从该墓葬的简报入手,对于其形制、年代和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因素作了初步的推测,认为其当为一双室砖墓,年代或当归属五代时期,其中未见佛教文化因素的现象并不能完整反映中晚唐时期佛教势力的消减。 -
中南工大唐墓出土金银器再析议
【作 者】:潘 钰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晚唐,金银器,茶具,点茶,功用
【摘 要】:
中南工大唐墓体现出了湖南地区晚唐五代时期最高的经济发展及器物制作水平,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发展与变化。出土器物中最为引人瞩目的金银器,除了有用于梳妆的梳篦、发钗等饰品外,其他大多为茶具。这些茶具有的制作精良、纹饰富丽、各类器形造型多样,点茶器包括茶则、银箸等,饮茶器如注壶、茶碗等,功用齐备,造型精美,另有出土的鎏金银葫芦、茶碾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器物。这些茶具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湖南本土手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它们也是晚唐时期饮茶风尚风靡全国的一个见证。 -
湖南安仁出土东汉陶器
【作 者】:罗胜强,蔡 宁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安仁,东汉陶器,类型,阴山
【摘 要】:
由于墓葬被毁及其他原因,安仁区域内出土东汉陶器的断代尚缺乏确凿依据,仅靠与周边地区东汉墓葬的随葬品相比较,时代大致在东汉中期。与耒阳东汉墓随葬品存在较多的共性,也有独特的特点,这说明当时安仁地区生活的民众与周边区域存在文化交流,但同时也说明民众有其自立的生活。从这些出土陶器中,可以初步窥探安仁东汉时期的开发程度,同时有助于推测汉桂阳郡阴山 县的位置。 -
试论江淮地区汉代“外藏椁”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作 者】:曹栋洋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二辑
【发表时间】:2016年8月
【关 键 词】:江淮地区,外藏椁,发展演变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江淮地区中小型汉墓中的“外藏椁”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进而对各类“外藏椁”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