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西汉墓出土高温釉陶器研究
【作 者】:高至喜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长沙,西汉,高温釉陶器,型式,年代,来源,江浙,岭南地区
【摘 要】:
1952年至1980年,在长沙近郊清理发掘的1500余座西汉墓中,有40座 墓中出有高温釉陶器94件(湖南省博物馆藏品)。品种有鼎、盒、壶、瓿、罐5 种,本文对这些釉陶器进行了型式、年代、来源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些西汉高温釉陶器过半数是直接从江浙和岭南地区输入的,其余部分釉陶壶,釉陶瓿和绝大部分釉陶罐,应另有来源,可能产自本地区,其具体产地尚待今后的考古发现和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
粉铫考
【作 者】:陆锡兴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丹,𣲥,黄白涂,粉铫,胡粉
【摘 要】:
安徽寿县被误认为的铜舟应该定名为粉铫,它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粉铫”自铭器。东汉、魏晋时期炼丹术盛极一时,粉铫就是烧制胡粉的专用器皿。粉铫铭文误释的“涂”、“洀”,实为“丹”、“𣲥 ”。“丹”是丹砂,丹砂的主要成分是水银;“𣲥”本义是涂丹,此铜粉铫之“𣲥”即“黄白涂丹”,以丹砂为媒介的鎏金鎏银工艺。曹操曾称纯银粉铫为御物,而寿县粉铫亦有鎏金银装饰,可见此粉铫为贵重之器,墓主或为侯王。粉铫的铭文同时证实,汉代漆器上“𣲥”不能释作它字,所谓“𣲥”和“𣲥工”只能是涂丹,而决非其他。 -
汉代长沙国史料探析三则
【作 者】:黎石生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汉代,长沙国,史料探析
【摘 要】:
本文对西汉长沙国的初建时间、长沙文王吴芮的在位时间、东汉长沙王刘兴的封立时间等问题予以考辨,认为西汉长沙国初建时间当以诏封之日为准;文王吴芮在位时间当为六个月;长沙王刘兴封立时间最早当在建武三年(27年)春夏。 -
长沙杨家山西汉“刘骄”墓和“杨子赣”墓考
【作 者】:何旭红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杨家山,刘骄,杨子赣,夫妇合葬
【摘 要】:
“刘骄”墓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掘,“杨子赣”墓于20世纪30或40年代被盗,两墓位于杨家山地区同一座山包上,从出土器物铭文、两墓相对位置以及杨家山乃至湘江西岸西汉时期高等级墓葬的考古发现等方面分析,“刘骄”或为封君,“杨子赣”为翁主(公主),并非过往认为的某代长沙王后,两墓为同茔异穴的夫妇合葬墓。 -
流泽内敛 盛镜于奁 ——古代漆奁与铜镜结合之成因探析
【作 者】:陈垠昶,王文彬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lacquer cosmetic boxes, bronze mirrors, the crafts manship of bending wood
【摘 要】:
漆器和铜镜的起源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但两者最初的发展并无交 集。春秋战国之际,随着漆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便携美观的漆器在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漆奁作为日用小型容器亦开始流行;几乎是同一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开始进入勃兴期,装饰艺术也大为提升,加上漆奁和铜镜实用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使得这对组合迅速确定下来,发展到秦汉之时达到空前的繁荣,并延绵了两千多年之久。本文根据部分出土实例,对战国时期漆奁和铜镜结合的具体成因略作探析。 -
桃江出土的虎纽錞于及相关问题
【作 者】: 张建平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虎纽錞,概貌,主人族属,功能演变
【摘 要】:
本文具体介绍了桃江出土的虎纽錞于的外形、大小及重量,详细分析了虎纽錞于主人的族属问题及虎纽于的制作年代,深入研究了虎纽錞于顶盘上两组船纹的确切含义,叙述了錞于的功能演变与传播过程,简要交代了当时巴人在益阳一带的活动情况。 -
楚墓地成因求索(之一)
【作 者】:王从礼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楚墓地,成因,求索
【摘 要】:
楚地“域”中的大小墓地分布和每个墓地中的墓葬数量,表现出墓地划分、墓室排列与墓室形制等维度的现象。其中的成因除受楚国政治势力影响之外,也隐藏着楚国等级制与社会变革的痕迹;还包含着楚国社会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也渗透着楚人在构建墓室时的各种理念与期盼。本文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
战国简册所见车马研究综述
【作 者】:罗小华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战国简册,车马,研究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战国简册的大量出土,有关车马的资料也日益增多。本文对已经公布的、与车马密切相关的战国简册,按照出土先后顺序,简单介绍其公布与研究的情况,并指出研究中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
“楚子涉沮”处应在当阳附近的沮河 ——古沮漳河不可能在蛮河流域(下)
【作 者】:赵德祥,何怀红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楚子涉沮,当阳,沮河
【摘 要】:
石泉先生根据诸多的古文献记载,判定古沮水、漳水河及战国以前的楚文化中心位于今汉水支流的蛮河流域,并有很多学者从之。本文通过对今沮漳河和蛮河本身的大小、楚文化遗存在两河流域分布的数量、质量、时代做了一个对比,同时结合古文献的记载提出了相左的意见。此文为文章的下半部分。 -
湖南出土珠管类饰物概述
【作 者】:喻燕姣,王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湖南,珠,管,出土情况
【摘 要】:
珠管类饰物是珠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出土的这类饰物数以千计,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朝均有。材质非常广泛,有金、银、铜、骨、陶、瓷、玻璃、玉、石、翡翠、玛瑙、水晶、绿松石、琥珀、珊瑚、木、象牙、核桃、果核、角、珍珠等等,制作工艺依质地不同各具特色。湖南出土的珠、管类珠饰,以两汉时期为最多,战国次之,其他各个历史时期出土的相对较少。 -
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出土的甬钟和钟初论
【作 者】:刘彬徽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叶家山曾侯墓,甬钟,镈钟,年代,源流
【摘 要】:
本文讨论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出土的甬钟和镈的源流关系和年代序列。 -
汨罗出土的商代青铜豕磬探析
【作 者】:张中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一辑
【发表时间】:2015年7月
【关 键 词】:豕磬,商文化,探析
【摘 要】:
汨罗出土商代青铜豕磬,器身作豕体,豕鼻上卷,背脊上有5个凹形棱脊,脊棱下有一穿供穿绳悬挂。豕体表面分布9枚形状一致大小有序的乳丁,其间填云雷纹、鱼鳞纹和漩涡纹,通体荫绿。2002年,湘阴六塘铺出土2件青铜磬,整体造型与汨罗出土的几乎相同,仅9枚音阶布局定位不同、器形大小稍有差别,其中较小的一件与汨罗出土的这件青铜磬基本接近,体现了商代青铜文化在江南一脉相承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