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近现代文物
  • 民国元年黄兴的闲章印

    近代 1950年,黄兴长子黄一欧将其捐赠国家,由前省文管会入藏,1958年省文管会撤销乃移交湖南省博物馆。 纵8.3厘米,横3.1厘米,高18.3厘米

  • 民国初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

    近代 1958年,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从衡阳军分区征集此件入藏 纵20厘米,横14.5厘米   纸质,颜色略黄,杭连纸石印,封面正中直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下方横印“民国六年十月”。右下角钤有“王汝霖”、“雨之”两个篆文方形小朱印,以白线装订成册。

  • 钦命邦办湖南团防查匪事务前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劝谕捐输告示

    清 湖南省博物馆从湖南茶陵县民政局征集此件入藏 纵65厘米,横120厘米   薄棉纸,内容文字木版直行印刷,从右到左共32行,仿宋字体。上钤有“钦命邦办湖南团防查匪事务前礼部右侍郎关防”的长方形朱印。

  •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邓华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邓华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 现当代 1991年7月22日,湖南省博物馆从邓华将军遗孀李玉芝处征集此件入藏 直径7.1厘米 勋章为银质,模铸,正面为三层重叠的五角星。背面有朝鲜文字,意为“朝鲜国旗勋章第一级第1603号”,且缀有长1.5厘米的螺丝杆与径长3.2厘米的螺帽,用以佩戴固定。

  • 太平天国聴王陈炳文签发给石门花户余大海的田凭

    太平天国聴王陈炳文签发给石门花户余大海的田凭 清 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从浙江杭州购买此件入藏 纵35.5厘米,横29厘米   官堆纸。内容文字直行木刻版印,需填写的内容为毛笔楷体直行书写。上有日期“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九月”,年款处钤盖“慎天义钱仁桂”之大长方印,骑缝处钤盖“户部尚书”印。   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禁止地主收租,在清查土地后发给田凭,以保护农民取得土地。田凭内有“聴王陈为发给田凭以安恒业而利民生事由”等语。此件是研究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重要史料。

  • 王船山《噩梦》原稿

    清 此稿长23.6厘米,宽13厘米   此稿分上下两册,上册30页,下册40页,用红色书夹捆装,书夹上为“向大廷敬题:王船山噩梦原稿”,左下方盖有“墨厂”之印,书稿封面题有“王船山先生手写噩梦原稿,后学梁寒操拜题”,并盖有“梁寒操印”,手稿用正楷书写,每页9行,每行17字,字体庄严稳重,一丝不苟。手稿首页为王船山自序,后有周鳌山、章士钊、程潜、梁寒操、冯友兰、谭戒甫、吕振羽等题识。

  • 魏源致贺熙龄信札手稿

    清 魏源致贺熙龄信札手稿 信札手稿为八行信笺墨笔直行书写,共计2页,根据信札内容推测,大约写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现将信札原文释读如下:

  • 贺熙龄致李象鹍信札手稿

    清 贺熙龄致李象鹍信札手稿 信札手稿为花笺墨笔直行书写,具体年代不详。现将信札手稿原文释读如下: 双圃年老前辈大人阁下:

  • 曾国藩复曾国荃、曾贞干信札手稿

    清 曾国藩复曾国荃、曾贞干信札手稿 花笺。墨笔直行书写。就其内容推知,此信或为一八六零年曾国藩授两江总督,其弟曾国荃、曾国葆去信祝贺,曾国藩于七月十二日复之。此信中,曾国藩以“勤政”“爱民”殷殷嘱弟。现将信札手稿原文释读如下:

  • 唐才常致父亲家书手稿

    清 八行红色信笺,墨笔直行书写,共5页。根据内容推测,此信写于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初一日,即唐才常应四川学政瞿鸿禨之聘任学署教读期间。此信详细描述了四川保宁武童闹考情形,对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学潮情况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将信札重点内容释读如下:

  • 林伯渠致姜国仁的信

    林伯渠致姜国仁的信 近代 林伯渠致王凌波夫人姜国仁的信。原稿用纸为普通毛边信纸,一页,保存完好。全文如下: 国仁同志: 信及新诗收到。你说明天有些同志要来此地,请转告不要来。现在路途尘土很大,不好走。候下雨压尘后,再来可也。 敬礼! 林伯渠 十九日

  • 谢觉哉致姜国仁的信

    近代        谢觉哉致王凌波夫人姜国仁的信        原稿用纸为普通毛边信纸,一页,保存完好。全文如下:        闻宁乡陷落  满江红        我梦故乡,便想到故乡梦我。第一是七十衰妻,两眉深锁。雏孙想象阿公

  • 熊亨翰狱中自挽绝笔联

    近代 熊亨翰家属捐献 纵长30.5厘米,横宽6厘米 此联为民国16年(1927)11月,熊亨翰在武汉被捕拘押狱中时所书。

  •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手稿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手稿 近代 1959年从长沙市旧书摊购买 纵长15厘米,横宽24.5厘米不等   手稿共31册,其中日记30册,总计达250万字;诗稿1册。手稿为竖格毛边笺纸,竖格或红或蓝,手工装订成册。各册页形制大小参差,文字为毛笔直行书写,行草间杂。日记时间跨度则从清同治八年——民国五年,绵亘44年(中间稍有缺失),时间从同治年间至民国初年,其中同治年间7本日记为逐日记载,从无隔断,非常难得。

  •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 近代 1954年征集 纵长25.7厘米,横宽15厘米   湖南清乡总报告书》,1928年11月由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印制,杭连纸直行铅印,共7卷,线装成5本。《湖南清乡总报告书》,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湖南地方当局实行白色恐怖统治,残酷镇压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记录。   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于1928年4月27日成立,程潜任督办,何键任会办,同年5月程潜被撤销本兼各职后改由鲁涤平任督办,为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湖南地方当局镇压民主革命运动的全省指挥机关。该报告书对研究大革命时期湖南国民革命形势及大革命失败后新军阀对湖南白色恐怖统治,具有珍贵的重要史料价值。

  • 《红军日报》

    《红军日报》 近代 1955年征集 4开2版、4版、6版   红军日报》为1930年7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攻克长沙后,军团总政治部利用长沙皇仓坪原《国民日报》馆设施、设备和人员,编辑出版的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政治主张与活动的新闻日报。《红军日报》从7月29日起,至8月4日止,共计出版发行6期,新闻纸直行红、黑墨铅印。其中前3期为4开4版,后3期为4开6版。我馆共收藏5件,即7月31日4开4版(1件),8月1日4开2版(1件),8月2日4开4版(1件),8月3日4开6版(2件)。

  • 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农业)、商业税则的布告

    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农业)、商业税则的布告 近代 纵长51.5厘米,横宽108厘米   布告为1930年8月由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颁发,新闻纸直行石印,布告左侧年款处加盖边长10厘米的“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印”篆体阳文朱方印。   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克湖南省会长沙,30日正式成立由李立三、王首道、彭德怀、杨幼麟、李宗白为执行委员的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9月23日,湘鄂赣省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撤销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 陈明仁的一级解放勋章

    陈明仁的一级解放勋章 近代 1985年征集 直径6厘米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22次会议决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陈明仁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同时根据命令第一号,授予陈明仁“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一枚及勋章证书。   勋章为五角星状,镀金,直径6厘米,重52克。背面模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一九五五年北京 02554”等字,完好。

  • 谭嗣同遗墨集

    谭嗣同遗墨集 近代 1956年征集 纵长30.5厘米,横长37.5厘米   谭嗣同给张蓟云书系湖南省博物馆从浏阳征集;其余各件均系湖南省文管会从长沙市征集拨交湖南省博物馆入藏。1957年2月,省博物馆将其以册页形式汇装成《谭嗣同遗墨集》。该集共收入谭嗣同遗墨15件,分别有给夫人李闰书3通,给邹岳生书1通,狱中遗札3通,给张蓟云书1通,给大伯父谭继昇夫妇书4通,《送别仲兄泗生赴秦陇省父》七律4首,木版印名刺1柬。后附题跋6件。遗墨所用笺纸长短宽窄不一,颜色各异,白色居多,亦有红、绿、黄诸色。这些书信、手稿是研究谭嗣同及戊戌变法的极珍贵的文献史料。

  • 《长沙评论》周刊合辑

    《长沙评论》周刊合辑 近代 1955年从长沙市古旧书店购入 纵长26.2厘米,横长18.8厘米   长沙评论》共20期,书报纸,八开本,线装。内容文字直行铅印,刊名“长沙评论”四字为行书手写体。1926年10月下旬,为了指导长沙县的革命运动,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长沙县党部组织创办了《长沙评论》周刊,主要宣传国共合作下的农民革命运动,介绍长沙农民运动发展情况。1927年5月停刊。此周刊是研究大革命时期长沙地区革命运动尤其是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史料。

  • 杨开慧烈士自传手稿

    杨开慧烈士自传手稿 近代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交 纵长24.3厘米,横长51.8厘米   1982年3月10日,在修缮长沙板仓杨开慧故居时从杨开慧卧室后墙砖缝中发现。官堆纸,横长形,共3页,行文系毛笔自右至左直行书写,行草字体,字迹清秀有力。杨开慧在手稿中叙述了自己6岁至28岁时的生平经历。此件保存较好,对研究杨开慧的生平思想、爱情婚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杨开慧烈士信札诗文书信手稿

    杨开慧烈士信札诗文书信手稿 近代 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交 纵长22.8厘米,横长26.8厘米   1982年3月10日,在修缮长沙板仓杨开慧故居时从杨开慧卧室后墙砖缝中发现。诗文、书信、手稿与自传手稿叠放在一起。手稿系深绿色方格毛边作文纸,横长形,共9页,行文系毛笔自右至左直行书写,行草字体,字迹清秀有力。手稿中有《偶感》、《寄一弟》诗两首,《见欣赏人头而起的悲感》、《女权高于男权?》杂文两篇,《给一弟的信》两封。此件保存较好,是研究杨开慧思想的珍贵史料。

  • 湖南省人民政府使用的第一颗铜印

    湖南省人民政府使用的第一颗铜印 近代 1963年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拨交 整体通高10.3厘米   圆柱形柄黄铜方印。印面右侧阴刻楷体“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印面左侧阴刻楷体“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日”,印面另一侧阴刻楷体“第柒贰号”。印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八字为模铸老宋体直行两排阳文。1950年至1955年期间使用。印文四周及四周边框光亮而略显磨损,这是长时间使用形成的。此印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使用的第一颗铜印,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监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象征,具有极为重要的陈列展示和研究价值。

  • 谭嗣同使用过的“崩霆”琴

    谭嗣同使用过的“崩霆”琴 近代 20世纪80年代收购入藏湖南省博物馆 通长117.5厘米,隐间108.8厘米,琴额宽16厘米,肩宽18厘米,琴尾宽12.7厘米   该琴为仲尼式。琴面为梧桐木,琴底为梓木。象牙琴轸7个,牛角雁足2个,丝弦7根,岳山、承露为红木所制。黑色亮漆,无断纹,完整。琴底龙池上方有楷书“崩霆”琴名和“雷经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于琴而无益于桐,谭嗣同作”的题款。龙池内有腹款“浏阳谭嗣同复生甫监制,霹雳琴第一,光绪十六年庚寅仲秋”。该琴为近代湖南名人谭嗣同生前使用之物,做工考究、精美,是研究谭嗣同生平及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