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
清湘绣白缎地兰花四条屏
清 纵50厘米,横103厘米 清湘绣白缎地兰花四条屏是由清末著名画师杨世焯绘稿,著名绣工杨佩珍施绣,清末湘绣作品。绣 品以兰花、山石为表现对象,以针代笔,以线晕色,淡墨点写兰花,浓墨点花蕊,虽仅仅只有寥寥的三 花五叶,却形象的勾勒出了兰花所特有的清新高雅之神韵,形态毕现,情趣盎然。绣品画面简洁清新, 物体的近、中、远表现得宜,具水墨画的效果,较好的体现了绣稿的神韵。
-
清湘绣画师杨世焯绘刺绣稿《菊花》
清 长36厘米,宽36厘米 刺绣稿为皮纸地,主题纹样为菊花,其侧并绘有梅花及其他花卉。图案采用墨线勾描,并在勾描的 领域里配色。左上角题“光绪戊子秋月吟香馆主人写”。这是清末著名的湘绣画师杨世焯专为绣工绘制 的刺绣稿本。
-
湘绣白缎地金石瓦当文字枕档
清 纵16厘米,横16厘米 本枕档为白缎地,共八件,纹饰均取材于金石瓦当文字,主要运用参针针法绣制而成,画面虽然不 是渐次变易色级的,却已有了阴阳浓淡的变化,这一特征显示出湘绣发展到清末已经开始脱离早期湘绣 画面板滞的状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绣品简单素净,醒目别致,具有真实感。绣品施绣者为湘绣 创始人之一的魏氏。
-
土家族虎皮花打花铺盖
现当代 长125厘米,宽109厘米 土家族虎皮花打花铺盖是土家族床上用品,由三块织锦连接而成,饰土家族传统织锦纹饰虎皮花。 纹饰饱满繁缛,婉转流畅,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是土家织锦中的上乘之作,为土家族织锦大师叶玉翠的 作品。
-
张之洞跋“太平有象”端石砚
清 长20.5厘米,宽13.6厘米,高3.4厘米 砚呈长方形,堂池琢成瓶状,椭圆形池为瓶口,颈部有蕉叶纹和两个象首,瓶腹为圆形堂,与象首 相对有一兽首,波浪纹为地,在瓶口和肩部处有石眼。砚背有三处石眼,石眼之间有阴刻行楷,落款为 “丙戌秋日,张之洞识。” 张之洞,南皮人,同治进士,光绪末年为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丙戌为 光绪二十年(1886年)。
-
碧玉山水人物笔筒
清 高4厘米,直径14厘米 笔筒为圆筒形,下附五足。外侧采用深浅浮雕及阴刻等技法,雕琢出一派幽深寂静和谐的景观。在 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的深山中,长廊依山而筑,蜿蜒起伏,其间三童子手中捧瓶,嬉戏于大 象周围,象背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景物写实而富有生气,装饰纹样寓意深远,表现出琢玉匠师 浓厚的艺术修养和功力。
-
于啸轩象牙微雕《长恨歌》扇骨
清 长23厘米 象牙质,共十八骨。一侧骨采用微雕技法在一侧骨上墨书白居易的著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共计840字,并署名“于硕”;另一侧根据《长恨歌》的意境,刻绘人物山水画,并题“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幼均先生雅属□□□啸轩于硕□□□父□□□十九日”。
-
青玉雕“麻姑献寿”山子
清 高19.5厘米,宽14厘米 山子作山峰状,采用深浮雕、阴刻等技法,雕琢出诸多祝福吉祥长寿的纹样:山子的一面为麻姑献 寿,麻姑手捧仙桃,周围绕以蟠桃、仙鹤、灵芝等;另一面为二鹿在参天的的松树下休憩,神态恬然。 玉质温润细腻,纹饰刻划生动,雕琢细致入微。
-
湖南邵阳翻簧竹雕“田家乐图”六折屏
现当代 长30厘米,宽60厘米 折屏共六页,可折叠。采用湖南邵阳翻簧竹雕工艺刻“田家乐图”。折屏中中央刻“昼出耘田夜绩 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戊子春月白云山樵画于昭陵,文华室作”,右下方刻“人到无求品自高”。
-
左宗棠跋尼山石天然形砚
清 长11.9厘米,宽10.6厘米,高4厘米 砚取形天然,仅砚面打磨光亮,其余都是原石。有木盒,盒上阴刻行书:“尼山第二研,藏俟诸孙 能读者赐之,恪靖伯识。”恪靖伯为左庄棠封爵。左宗棠,湘阴人,道光举人,累官总督,东阁大学士,封恪靖伯。
-
“双喜荷花”刺绣帐飘
近代 湘西地区生产 它是湖南民间居室里放于蚊帐两旁及正中间的对称挂饰摆件,一般有添喜或避邪的含义。这是由三 组图案构成。其中有两组对称的帐飘悬挂于蚊帐两边。每组帐飘都是用方法绣出白底衬托着的大块粉红 、青绿合成的荷花、荷叶、莲蓬一组图案,荷花下衬有红色牡丹和工整的双喜字样。悬挂于蚊帐正中间 的帐飘也是白底衬托,鱼戏莲花纹及菱形盘长纹组成生动的景象。三组绣品轮廓均采用黑色钉线“圈金 绣”,每件摆件下方均有红色丝线吊坠。绣品画面活泼清丽,色彩柔和,展现一派喜气祥和的景象。
-
清代 瑶族“十字纹“挑花铜铃帕
清 长47厘米,宽78厘米 江华瑶族自治县生产。是瑶族妇女头饰中的精品。它是采用湘南瑶族常见的十字挑花工艺制作而成 。以“十字”太阳花纹为中心,用密布多方连续小三角形、小菱形花纹的五组条形几何图案组成主题纹 样。外围是镶有黑色锯齿边色带的几何连续花纹。中间穿系小铜铃50―60颗。铜铃上包有同色纱线,线 上穿有细珠。头帕动态中“叮铃”作响,顿有情趣。总体上看,有斑斓繁密、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
清代瑶族十字纹挑花头帕
清 头帕长76厘米,宽46厘米 江华瑶族自治县生产。瑶族妇女头饰。整块头帕以土红色、黑色、白色彩线为主,采用直列式十字 挑花,在多方长方形边框内,挑绣出相互对称的八条镶白色锯齿边的花边,白色小十字纹挑花均匀地散 布在花边上,如星星闪烁。头巾的中心有一“十字”太阳花纹样。头巾色调沉着,给人以温和的感觉。 挑花针法灵活多变,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结合。色彩古朴厚重。
-
侗族织锦背带裙
近代 背带裙高47厘米,宽55厘米 湖南省通道县生产。侗族背带裙是侗族妇女用来背孩子的用物。此背带裙在黑底布面绣出五彩花纹 ,幅面较宽大。背带裙中间是一块长方形十字纹侗锦图案,两旁衬以红、蓝相间的三角形剪贴绣片,侗 族传统的吉祥纹样-“太阳花” 纹饰居于背带裙两侧,太阳花下边有两片十字纹侗锦图案。图案结构紧 密,色彩对比强烈,整体艺术效果显得绚丽夺目。
-
侗族“太阳花”刺绣背裙
近代 背带裙高53厘米,宽40厘米 湖南省通道县生产。是侗族妇女用来背孩子的背裙。整个背带、加上头盖及边框是侗锦图案,它 的中心花纹采用垫绣的手法。在画面上主要是运用六朵“太阳花”组合成团花的形式,围绕在以古钱纹 、花草纹层层包裹着中心四瓣花朵纹样中。背裙外加了两条宽阔明丽的几何纹挑花背带,在背裙上方多 一块长方形挑花绣片。整个背裙画面饱满,构图严谨细密,层次分明,色彩古朴素雅,整体和谐又富有 立体效果。
-
现代“凤戏牡丹”挑花门帘
现当代 门帘长200厘米,宽78厘米 桃江县个人手工作坊制作。在民间并不多见,是富裕人家在喜庆日子张挂在门前的装饰物。这条挑 绣门帘造型较为写实,用简单黑色线条在白土布上勾勒出“凤凰戏牡丹”的生动画面。采用单线牵花的 挑花工艺,除牡丹花以外,凤凰以及牡丹枝、叶均无装饰造型痕迹,凤凰飞动的姿态和花枝的伸展颇具 韵律感。填心花造型仅在牡丹花上运用,使门帘艺术效果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
现代汉族“花瓶飞鸟” 挑花被面
现当代 被面长200厘米,宽165厘米 桃源县个人手工作坊制作,属于汉族挑花工艺。它是民间御寒生活用品,为蓝底白线挑花被面 ,采用斜列式挑花工艺,是常见的折枝花组合纹样。被面上有两组由花瓶、折枝花、两只绶带鸟组合的 图案互为倒置又彼此对称着围绕着中心纹样。两组纹样也稍有差别,如花瓶造型及花瓶上的图案:(一 边是白鹤,一边是飞鸟)。有趣的是正中心的纹样是一只绶带鸟决定了床单被面的倒顺次序,鸟身上藏 有“飞鸟”二字,一阴一阳,别具意味。被面构思巧妙,造型精致,线条流畅,富有情趣。
-
民国苗族红、青呢绣花小孩背裙
近代 背裙长72厘米,宽82厘米 湖南凤凰县三江区生产。苗族妇女用来背小孩的背裙。此背裙是蓝土布里,红、青色呢刺绣单 片拼接而成,大约呈正方形。上部缝钉有一小方块绣花盖布,翻过来可以用来遮盖儿童的头部,有遮阳 避雨的作用;小正方形内布满夸张变形的吉祥动物花鸟图案围绕着四瓣花朵,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寓意 儿童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它的下摆及两边都有可爱的多边形挂兜。大正方形里是绣出连续紧凑的吉 祥动物花鸟图案,并在四周钉有银泡,对比色调强烈,使背裙尤显靓丽。主要运用平绣刺绣工艺。针脚 细密,色彩明艳,纹样繁复华丽。
-
清代苗族刺绣拼花被面
清 被面长102厘米,宽70厘米 凤凰县三江区生产。这是民间极为少见装饰精美的御寒生活用品,属于苗族刺绣工艺。它由五十块 刺绣单片拼接而成,一般采用平绣、辫绣等方法绣成。一眼望去,是繁杂夸张的一组组上下重叠花和叶 的组合;再细看,花里还有变形的凤凰鸟跳跃奔走的连续纹样。它既是独有的抽象与写实交叉的审美情 趣,又是富有浓郁的装饰风味。整块被面构图对称和谐,色彩艳丽浓烈,造型夸张。
-
清代“麒麟回头”刺绣桌围
清 桌围宽91厘米,高99厘米 湖南湘北地区生产。民间一般是用于祭祀先人活动时围在桌前的装饰品。它是在大红缎面上, 以金银丝线为主,采用平金绣绣出“麒麟瞪眼回头张望,牡丹和祥云落于脚下”的主题。桌围边饰由盘 长纹、双钱纹、回纹与花纹组合。绣片上均匀撒嵌有亮片,闪烁发光,为桌围平添几分富丽、神秘之感 。纹样刻划细腻丰富;麒麟、牡丹等表现生龙活虎,富有立体感。
-
“富贵平安” 刺绣桌围
近代 桌围宽87里面,高90厘米 湖南湘北地区生产。它是用于民间节日喜庆活动时候围在桌前的装饰品。此桌围以大红土布为底 ,一般采用平针、掺针等刺绣方法,用粉红、浅蓝、淡黄、浅绿淡雅之色绣出三只博古花瓶,色调冷暖 对比强烈 。中间大花瓶牡丹盛开,牡丹喻富贵,“瓶”与“平安”中的“平”谐音。两旁为秋菊,上有 佛手,喻意有福。整个桌围从布局、造型到色彩,均呈喜庆、平安、富贵的气氛。
-
广绣“百寿图”堂彩
清 纵121厘米,横74厘米 广绣“百寿图”堂彩,祝寿用品。红缎为地,中央运用平金绣的针法绣出一百个寿字,四周绕以众 仙祝寿图。寿字的书体以篆书为主,并兼以绘画形式,有的“寿”字中暗藏长寿龟、博古文玩、蝙蝠、 竹叶、如意等吉祥图案,构思巧妙。左下角绣有“广东彩元绣”字样,表明堂彩为广东彩元绣作品。绣 品针法整齐,针步均匀,绣制精良,构图丰满,设色富丽,为广绣精品。
-
湘绣“牧童骑牛”斗方
清 纵41.5厘米,横32.5厘米 湘绣“牧童骑牛”斗方为白缎地,画面构图以牧童为中心,将牛、燕子、垂柳、洲渚贯串起来,左 上角杨世焯所题诗句“野塘牛涉水,柳坞燕啣泥”揭示画面主题。绣品主要运用参针、平针、松针、旋 毛针和接针等针法绣制,用线既匀且薄,选色清新淡雅,浓淡得宜,绣工精湛,是清末湘绣的上乘之作。
-
湘绣“狮、鹿、象、马”挂屏
清 纵47厘米,横150厘米 湘绣“狮、鹿、象、马”挂屏出自于吴彩霞湘绣馆,为湘绣早期作品。挂屏全套共四条,白缎地, 主题纹饰分别为狮、鹿、象、马。绣品主要运用参针、平针、松针、接针、旋毛针等针法绣制,运针精 细,其中以参针绣制的狮、鹿、象、马毛致密厚重,繁而不乱,花草叶脉和鹿角等留水路处针迹齐整。 整套绣品色泽清新素净,别致醒目,极富装饰效果。“狮”屏背面钤“彩霞”椭圆形坊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