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民族民俗
  • 现代邵阳竹刻“踏雪寻梅图”六方茶叶盒

    现当代 高12.2厘米,直径13厘米   茶叶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六边菱形。木胎底,采用竹簧贴片工艺。盒盖主题纹饰绘有亭台楼阁筑 于山水之中,盒身的主题纹饰绘有“踏雪寻梅图”,其中一人骑驴,有一童子手持梅花,落款“宣武作 ”,并刻有铭文“大吉从宜子孙”,“文仿古”。 该器物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刀法纯熟,是研究邵阳 竹刻工艺较珍贵的实物。

  • 现代邵阳竹刻“人物下棋图”六方茶叶盒

    现当代 高11.2厘米,直径11.5厘米   茶叶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六边菱形。木胎底,采用竹簧贴片工艺。盒盖上纹饰绘有花鸟图,落款 “甲午夏日宣武作”,盒身绘有“人物下棋图”,两名男子在下棋。并刻有铭文“清茶淡竹两相投”, 落款“甲午夏日宣武刻于邵阳”。 该器物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刀法纯熟,是研究邵阳竹刻工艺较珍贵 的实物。

  • 现代邵阳竹刻“村庄图”六方茶叶盒

    现当代 高10.2厘米,直径10厘米   茶叶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六边菱形。木胎底,采用竹簧贴片工艺,盒盖纹饰绘有“燕子归春”图 ,描绘燕子在春天飞回故乡。盒身主题纹饰绘有“村庄耕织图”,人们忙于耕种庄稼,纺纱织布,并刻 有铭文“昼出耘田夜绩蔴,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不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款识“在甲午岁宣 武朱氏刻于邵市”。图案铭文均涂黑漆。该器物造型优美,制作精巧,构思巧妙,是研究邵阳竹刻工艺 较珍贵的实物。

  • 现代邵阳竹刻“狗扑蝶”六方茶叶盒

    现当代 高9.8厘米,直径8厘米   茶叶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六边菱形。木胎底,采用竹簧贴片工艺,盒盖上绘有粉面桃花图饰,图中 桃花朵朵别样红。盒身主题纹饰绘有狗扑蝴蝶图饰,并刻有铭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落款:“宣武朱氏刻于邵市, 在甲午夏日”。该器物制作精巧,刻画入微,刀法纯熟,是研究邵阳竹刻工艺较珍贵的实物。

  • 现代邵阳竹刻“狗扑蝶”六方茶叶盒

    现当代 高9.8厘米,直径8厘米   茶叶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六边菱形。木胎底,采用竹簧贴片工艺,盒盖上绘有粉面桃花图饰,图中 桃花朵朵别样红。盒身主题纹饰绘有狗扑蝴蝶图饰,并刻有铭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落款:“宣武朱氏刻于邵市, 在甲午夏日”。该器物制作精巧,刻画入微,刀法纯熟,是研究邵阳竹刻工艺较珍贵的实物。

  • 清苗族圆领右衽广袖紫色花缎绣花夹衣

    清 衣长80厘米,通袖宽131厘米   紫色花缎面,蓝土布里。圆领右衽,领口及右衽穿有扁圆铜扣。前胸右衽和前后下摆镶青斜纹布及 花边。青斜布上挖蝴蝶、花卉纹并镶浅蓝、白缎宽边呈现花草纹样。两袖镶浅蓝花绸绣花鸟纹。前后摆 左、右和中间开叉,并绣有山字形的如意纹,如意纹里含花草纹和蝴蝶纹。衣下摆从正中开叉,比较特 殊,花纹工艺以挖空镶嵌再加绣花以衬托图案的立体感。因此,这是一件研究清代苗族服饰和民间工艺 珍贵的实物资料。

  • 清末侗族“福禄寿”牌银吊挂

    清 长82厘米,宽14.5厘米,重285克   长宽条形,共分五层。第一层是刻有“蝙蝠”的银牌,寓意“福从天降”,下坠有八个银元宝及银角 。第二层刻有两个寿字及芭蕉扇、 剑等吉祥纹饰的银牌,下坠有八个银元宝及银角。第三层刻有“双龙 戏珠”银牌,下坠八个小银元宝及银角。第四层刻有两个“寿”字及芭蕉扇、剑等吉祥纹饰的银牌,下 坠有八个银元宝及银角。第五层刻有“老虎、龙、梅花鹿”银牌,下坠三个莲花银小牌,整体寓意“福 、禄、寿”。银吊挂采用镂空、浮雕、捏压、瓒花等工艺制成,制作工艺繁杂精美,是研究侗族银器制作工艺较珍贵的实物。

  • 清末苗族梅花形银链

    清 长104厘米,重132克  整体用梅花形细链串起。共分有四层,挂于前胸两侧。第一层为镂空花球,下坠两颗银角;第二 层为镂空花篮,下坠四颗银桃;第三层为镂空梅花银牌,下坠四颗银桃;第四层为荷花银牌,刻有两个 仙童、还有荷花、莲蓬。采用镂空、透雕、绞丝、焊压等工艺,制作精细,立体层次强,是研究清代苗 族银器制作工艺较珍贵的实物资料。

  • 清末竹雕老翁捉鱼像

    清 1954年2月15日由我馆文物征集组干学辉同志从湖南省慈利县文化馆接收入藏 高20厘米,底径宽11厘米   褐色,形态为一捉鱼老翁跨于一竹鱼篓上。竹篓空心网状,平底。底沿刻水波纹、螃蟹纹。口沿饰斜条纹。老翁长眉深眼高鼻、八字长须。头带圆形草帽,着宽袍,坦胸露腹,腹鼓圆,右手提二条大鱼,左手扶大篓口沿,一脚跨于篓沿,一脚立于篓外,捕到大鱼,神情俨然自得。另老翁后腰间还挎一葫芦形鱼篓。底沿有裂缝。采用了镂雕、浮雕、阴刻、圆雕等技法刻画人物神情,栩栩如生,给人感觉作者刀法流畅,此乃一气呵成之作。

  • 近代红木雕寿星立像

    近代 高45厘米,宽13厘米   雕像采取立姿,寿星老人宽额,头顶似倒立寿桃,长眉入鬓,短鼻往上翘,颧骨突出,咧嘴作哈哈 大笑状,胡须飘逸长垂胸前,头向左倾,身微左侧,左手持硕桃,右手持杖,脚踏镂雕似龟物,下置三 足。寿星左脚侧立一仙鹤,单脚独立,另一脚置于寿星下摆衣褶上,昂首长鸣。寿星步履矫健,踏龟携 鹤,喜气洋洋走向人间。作者采用圆雕、阴刻等技法,以圆润、娴熟的刀法,捕捉人物富有神采的瞬间 ,夸张的手杖、宽大的衣袖、飘逸的的长须极富有美感,构图造型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虽为木雕小 品,实乃匠心之作。

  • 清代竹雕二人骑兽像

    清 1954年2月24日由我馆文物征集组成员龚道全从湖南文化局艺术工作室征集入藏 高28.5厘米,底径16厘米   深褐色,依竹根原型雕成二人骑兽像。兽形似蟾蜍,三足,昂首,枣核眼,倒“V”形嘴,呲牙咧嘴 ,无尾,造型肥实。兽上二男子,一人秃顶披发,袒胸露肩,坐于兽上,双手撑 于兽头,另外一人亦披 发,立于兽背,紧倚秃顶男子之后,右手作势,左手执枝,头顶荷叶莲花。二者皆圆脸、肥耳、长眉、 深目、高鼻、大嘴,笑眯眯,一副神态可掬样。作者采用圆雕、阴刻等技法,工艺精湛细腻,刻画神态 入微。

  • 近代黄杨木圆雕达摩坐像

    近代 高30厘米,底宽19厘米   雕像采取坐姿,色如蒸栗,古色古香。达摩伛倭腰身,屈膝而坐裸袒上身,腹下裹衫至于膝,筋骨 毕现,臂细长,其瘦如柴,胸前肋骨嶙嶙可数,右手执佛珠拄于右膝盖上,左手伸展放于右手之上。左 腿盘曲置于右大腿之下,右脚屈立。达摩左边置一书架,架上堆放经书,其中一本经书摊开。达摩秃顶 ,脸削瘦而尖,深眼窝,凸眼珠,挺拔鼻梁,阔口,露齿,卷眉卷须,下巴上翘,眼珠系镶嵌黑白玻璃 而成,牙齿则系象牙镶嵌雕刻做出。作者刻画得达摩神情凝注,表现面壁深思苦行状。作者采用圆雕、 阴刻、浮雕等技法,工艺精湛,神态刻画逼真。

  • 近代竹雕弥勒佛

    近代 高23.5厘米,底宽18厘米   此尊弥勒佛根据竹根原型,采用圆雕、阴刻等技法雕刻而成。呈现蒸栗色,其光头,身材矮胖,凸 肚坐姿,满脸笑容,袒衣露脐,双乳夸大。作者抓住弥勒张口大小的表情姿态,尽量夸张形容,把他刻 画得既有朴实老者的形态,又有仙者的风格,尤其是弥勒肚皮膨起,下颌重叠,两腮上肌肉突起,显出 的笑窝以及怕痒难耐,双足脚趾緊往内扣坐于蒲垫之上,鼻、眼几乎挤成一堆的神情,是典型的中国式 的弥勒佛形象。因为弥勒的形象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式的,就是作者刻画的这种样貌;另外一种是印度 弥勒的本相,短发卷须,隆眉凹目。

  • 清末侗族景泰蓝桂花形银吊挂

    清 吊挂长约37厘米,重79克   湖南侗族地区 银链梅花状。吊挂分为二层。第一层是镂空桂花状银链,下坠两鱼形铃铛。第二层接镂空施景泰蓝釉蝴蝶状银链,下缀三鱼形铃铛。均采用景泰蓝、镂空等工艺。制作精巧别致,是研究侗族工艺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 民国刻缠枝花卉纹银碗

    近代 口径12厘米,高7厘米,重270克  敞口,折腹,浅圈足。腹一侧阴刻有缠枝花鸟纹样,另一侧阴刻有“棠荫永留”四字。铭文右侧阴 刻“厉公县座主万德政”四字,左侧阴刻“万载县简易师范学校”落款。圈足上刻有“生发隆十足纹银 ”小字。采用阴刻、压捏、焊接等工艺,制作精美,是研究我国民间工艺较珍贵的实物资料。

  • 清末侗族景泰蓝花篮形银吊挂

    清 湖南侗族地区 吊挂长约32厘米,重73克    吊挂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空心编织成的网状银链,玲珑剔透;第二层接镂空施景泰蓝釉花篮,第三 层下坠小刀、耳挖、挑花钩子、小箭等银链。采用镂空、掐丝、景泰蓝等制作工艺,制作精巧细致,是 研究侗族工艺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 清末侗族儿童菩萨帽

    清 帽沿径21厘米,高10厘米   湖南侗族地区    深紫棉布帽面,深蓝棉布帽里。帽形狗头状,帽面上满缀银片。前沿饰一排9个饱满祥和形态各异的 菩萨,并有四块五边形银片,上刻“长命富贵”四字。帽顶上有两耳,饰六瓣花纹和蝴蝶纹银片。帽后 缀三块银片,为狮子图形,下吊有小铃铛。狗头帽采用浮雕、焊、捏、锤钻、编织等各种技法,制作工 艺复杂精细,构思巧妙,是研究通道侗族银器工艺较珍贵的实物。

  • 民国十九年湘西苗族柳旗

    近代 长38厘米,宽39.5厘米   湘西苗族   柳旗由34条刺绣缎面飘带组成,缎面主要为红、蓝、紫、黄四种颜色。每条飘带上绣有花卉、飞 鸟、蝴蝶、如意、寿字等形状的纹饰,采用了平绣、补绣、锁绣、网格绣、钉绣、打子绣等多种绣法。 有的飘带上钉饰有乳钉形银片,带端悬有彩色丝穗,色彩雅致又不失明艳。飘带反面为土布,每条上用 黑色毛笔写满文字,为“某某信士敬献”等。

  • 瑶族长鼓

    现当代 鼓长216厘米 鼓面直径35厘米   长鼓中间细,两端粗。鼓身为木质,髹棕色漆,两端挖空,蒙以羊皮为鼓面,鼓身系有八根绳索以 供悬挂用。   长鼓是瑶族在表演长鼓舞时必不可少的道具。长鼓舞是瑶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因使用长鼓作舞而得 名。长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如祭盘王仪典,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以及庆祝丰收、乔 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时表演,舞蹈时,人们有节奏的拍击长鼓鼓面,并伴唱“盘王歌”,是瑶族人民 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现已成为瑶族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 清苗族圆领右袵广袖浅兰花绸绣花女棉衣

    清 衣长44厘米,通袖长130厘米   浅蓝花绸面,浅蓝布里。圆领、右袵、广绣。广袖口镶白缎绣折枝花鸟纹边,鸟儿点缀在花丛中。 领口一周镶浅绿荷叶花边。领口、前胸右衽边及前后下摆挖空云纹镶嵌浅黄缎地绣花纹饰,并镶有浅蓝 、浅绿两道绣花边,上绣有清人物故事图案,图中清代闲官达贵、贵妇人钓鱼、赏花,悠然自得,陶醉 在春机盎然的自然美景中。前后下摆开叉处两边各有一盘长纹连接图案。衣服及袖口宽大舒适,图案典 雅秀丽,绣制工艺精细,为清湘西苗族妇女的服饰。

  • 清侗族立领对襟青缎镶花边绣凤凰团花夹衣

    清 衣长66厘米,通袖长109.5厘米   夹衣来自于湖南省通道县,清代服饰。黑色缎面,水红色棉布里,立领对襟。衣领口、对襟、袖口 、前后下摆均镶有黄缎花边。前胸后背绣左右对称的凤凰团花主题纹样;袖边、衣下摆均绣八宝水、菊 花、麦穗、仙鹤等纹样。寓意富贵吉祥,长寿安康。对襟盘花扣上缀有两根青缎带,青缎带下挂两个银 桃,衣领处还有一较简单打结扣。夹衣立意高雅,绣工精巧别致,为清代侗族官便服。

  • 苗族梅花四方形银扣链

    长131厘米   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生产,重464克。银扣链由镂空梅花银球串接而成,两端接花瓣形扣,扣端下接两 短链,每短银链下置三银铃铛,铃铛上亦装饰有花瓣纹。银扣链采用镂、捏、焊等技法,制作工艺繁缚 、精细,立体层次感极强,是苗族妇女较为典型的胸前佩饰,佩带在身上,梅花簇簇拥拥,细步轻摇, 银花晃动,宛若游蛇,艳艳生辉,整个银链被注入了生命活力。银扣链造型玲珑精美,风格活泼俏皮, 穿卸方便,深受湘西苗族妇女的喜爱。梅花造型表现出了苗族人民温厚而典雅的审美情趣。

  • 苗族扁形花瓣纹银项圈

    清 直径20厘米~30厘米   银质,一套四件,其径由内及外圈径递次增大,总重1634克,系湘西苗族妇女颈部装饰品。项圈颈 前部分扁平呈圆弧形,上錾刻花瓣纹,两端处略窄有银丝扭索缠绕,并接环形扣。纹饰题材简约,造型 原始粗犷,但是技法细腻,制作工艺考究,采用浮雕刻画花瓣,蕊心点点凸出,脉络清晰,繁简密疏, 看似古拙朴实,实则形态生动逼真,佩带在颈上,雍容华贵。   项圈精湛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苗族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了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 美、以多为美的审美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 苗族蝙蝠龙纹银胸吊挂

    清 长170厘米,宽16厘米   长条形,由吊牌、银链、坠饰组合组成,从上至下分六层,装饰图案主要为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纹 和植物纹,如蝙蝠、双龙戏珠、狮鹿、莲蓬等。纹样生动活泼,技法流畅,别具一格。吉祥纹饰的运用 ,表达了苗族人民追求美好事物、纳福降灾的心理和情感。   这件银胸吊挂来源于湖南湘西苗族地区,采用了压、镂、雕、錾花等制作工艺,是湘西苗族妇女常 用于胸前的一种装饰品,在苗族地区非常流行。将之佩戴于胸前,薄薄的片,细细轻轻的链,像瀑布一 样倾泻而下,龙腾鹿跃,银光闪烁,铃声轻盈入耳,充分展现了苗族妇女的婀娜多姿,独特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