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书法
  • 清阮元隶书六言联

    清 纵165.2厘米,横37.6厘米   该幅对联为阮元隶书六言联,其上联为:“采南皮之高韵”,下联:“补东观之阙文”,落款:“ 阮元”。下钤朱文印“阮元伯元”及“节性斋”两枚。该书用笔圆浑,体态呈伸展之势。书风厚重浑穆 ,而从其中又透出一种灵动之韵。

  • 文徵明行书诗轴

    明 字心纵128.3厘米,横64.5厘米   该作品为文徵明自书七言诗,其内容为:“奕叶琼葩别种芳,似舒还敛玉房房,仙翘映月瑶台向, 素腕披风缟袂长。拭面何郎疑傅粉,前身韩寿有余香,夜深香霭空濛处,仿佛群姬解佩珰。右月夜观玉 兰之作 徵明。”下钤朱文三枚:“文徵明印”、“衡山”、“停云”。该诗轴行书体,字迹温润秀劲 ,姿媚苍润,为其佳作之一。

  • 米万钟行书诗轴

    明 画心纵138厘米,横32厘米    该行书诗轴为米万钟自题诗《咏余千仙贻土麯酒限金字七言律》,所书内容为:“开畴适佐倾觞政 ,颂酒先赓击壤吟。欢伯无须依地主,麴王合办买田金。糟丘不拔千年址,疑药翻称百亩琛。假使刊山 神禹见,岂容民利到於今。”落款为:“咏余千仙贻土麯酒限金字七言律,书此景萧词兄。米万钟”。 下钤朱文“米万钟字仲诏”、白文“文石居士”各一枚。此诗轴用笔劲健丰润,回旋曲折,笔锋富有弹 性,风骨自然超逸。

  • 明王锡爵《对玉环带清江引带过曲五首卷》手卷

    明 画芯纵29厘米,横270厘米   引首书为:“手泽永宝,同治乙丑暮春(1865.3),逸侯仁兄大人属题,松陵杨庆麟”。钤朱文印:杨庆麟印,白朱文:敬士父。

  • 清王文治行书立轴

    清 字芯纵长162.5厘米,横92厘米   该轴行书六行,书写内容摘自米元章《西园雅集图记》中的记文:“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 文章议论,博学辩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揽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 仿佛其人耳。”题款:“琪园大兄先生正临梦楼王文治。”题款后钤白文“文治私印”及“文章太守” 印两枚,轴右上角钤朱文:“柿叶山房”印。左右下角分别钤有“鲁山秘笈”、“徐氏乐禁轩所藏书画 ”、“沩阳鲁山审定”及“藏之名山”四方收藏印。该轴行款自然,用笔遒实,行笔流畅,墨色浓淡相 间,尽显秀润之气。从中也可见董太史之笔意。

  • 清陈鹏年行书诗轴

    清 字芯纵长116.2厘米,横46.3厘米   该行书诗轴为作者的七言诗作,其内容如下:“寒雨连宵灯火微,满林黄叶不停飞。遥分湖上烟波 梦,静对山中薜荔衣。道气每缘尘事减,机心真与世情迷。远山醸酒须乘醉,三笑溪边送客归。”后落 款:“石村陈鹏年”。下钤白文:“陈鹏年印”及朱文:“沧州”印两枚。该诗轴笔势隽拔坚劲,清润 墨色中见苍劲之气,婀娜刚健,予人一种洒脱劲挺、丹崖绝壑之势。

  • 清咸同间拓战国秦石鼓文

    清 剪裱成册,卅三开。各页纵27.8厘米,横15.0厘米  第一鼓首行“吾马”二字皆稍连石花;第二鼓第四行“氐鲜”二字剪裱时弃去,疑已泐损;第三鼓第 四行“宫车”之“车”字末横右端泐连石花,而此橫划右方上下二处石花渐泐通;第三鼓第五行“弓寺 射麋”之“麋”字中右“匕”部与石花泐连;第七鼓第四行“滔滔是 (有释为“”者,有释为“戠”者 )”之“”字第二笔、第三笔皆损连及石花;第四鼓第五行“宣搏眚车”之“宣”字“宀”部右尚存小 竖笔。

  • 清梁同书行书《明月山铭》立轴

    清 画心纵长133厘米,横43厘米   立轴,纸本。   这是清代梁同书的一幅行书《明月山铭》诗轴,节选自《文苑英华》第七百八十七卷。其内容为: “竹亭标岳,四面临虚,山危檐迥,叶落窗疏。看椽有笛,对树无风,风生石洞,云出山根。霜朝唳鹤 ,秋夜鸣猿,堤梁似堰,野路疑村。船横埭下,树俠津门,宁殊华盖,讵识桃源。”后署款:“庾信明 月山铭为颛佩四弟书,同书时年八十有一。”下钤白文:“山舟”及朱文:“频罗庵主”。书轴右下侧 裱边上钤有朱文:“口公鉴藏书画印”收藏印。

  • 破门草书诗轴

    破门草书诗轴 清 20世纪50年代初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 纵177厘米,横38.3厘米   该书作于清康熙十年即1671年。书作系破门和尚自作的五言诗,内容为:“千林春意早,鸟语梦初醒。载酒过僧寺,穿云问草亭。山空青入晓,天远白浮汀。何处飞来鹤,依人遶[rào]翠屏。”款署:“时辛亥(公元1671年)书于芝城华居,南岳七十二老人石浪。”下钤白文印“破门”、“法智之印”。

  • 清查昇行书《小石城山记》立轴

    清 纵长106厘米,横32厘米   立轴、纸本。   这轴行书作者书写的是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其内容为: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 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 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 可上,望甚远。无封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 铁保行书轴

    铁保行书轴 清 20世纪50年代初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 纵130.5厘米,横27.2厘米   书作写道:“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着万卷书,足下行万里路。此在吾曹勉之,无望庸史矣。”署款:“华翁老先生正腕,铁保。”下钤白文印“铁保之印”、朱文印“冶亭”。从这件书法作品来看,其书法源于法帖,下笔熟练,点画饱满圆润,气息平和从容,颇得帖学轻松活泼之趣,具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风貌。   铁保(1752—1824年),字冶亭,号梅庵,旧谱姓觉罗氏,后改董鄂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吏部尚书。

  • 杨守敬行书屏

    清 画心纵长136厘米,横33厘米   立轴,纸本。该行书屏内容是:“河东盐泽南西,层山无岩云秀,地谷渊深左右,壁之间不容轨, 谓之石门,路出其中,石之曰,径南通上阳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 北二里,在猗氏故城南。”后落款为:“光绪庚子六月杨守敬”。下钤白文:“杨守敬印”及白文:“ 惺吾六十以后作”二方印。杨守敬兼工篆、隶、真、行各体,尤其以行书成就最大。该轴行书屏用笔洒 落,俊逸潇洒,结体挺拔舒放,出自魏碑风格,其书法特点,正如马宗霍所说:“惺吾宗本信本,行书 稍带纵笔。”

  • 李东阳《自行诗卷》

    明 画心纵高36.4厘米,横长743.5厘米  手卷、宁波绢本。《自书诗卷》是用行草书写成的,诗有《钱塘江潮歌》、《西湖春晓图》、《 清明日西庄作》、《城西省墓归过赵生园池二首》、《独酌二首》、《一醉二首》。全卷九首诗近千字 ,一气呵成,无一懈笔。行距绰适,体势峻峭清和,具有流动的美感。其用笔含蓄,节奏分明,运笔自 如。整篇犹如高山流水,韵味无穷。就诗本身而言,其典雅流丽的文体,自然得体的章法,开启了一代 诗歌的新风尚。其诗书如此融为一体,更显珍贵。

  • 祝允明行草书《岳阳楼记》卷

    明 画心纵高38.8厘米,横宽598厘米   手卷、纸本。这卷行草书是书录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从这件作品看,其气势虽 出自怀素、张旭,但笔墨点画、字型结构却是二王以来的各家综合,其中又尤以受黄山谷书风影响最深 。书家下笔果敢苍劲、运笔豪放狂纵,行笔沉着痛快。一个“则”字,竟占了整整一行四五个字的位子 ,爽朗、痛快。书势恣意纵横而法度严谨,通篇墨气淋漓、一气呵成,可见书家书写时是充满激情的。

  • 陈淳行书《春夜宴桃李园序》卷

    明 画心纵高34.5厘米,横624厘米   手卷、纸本。这卷行书是书写唐代诗人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该文生动地记述了李白和众兄弟 在百花盛开春天的夜晚,红烛高照,聚会在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饮酒赋诗的生活情景。从书法角 度而言,该作行笔沉着痛快,结体清奇。书家这种近似狂草的行书,虽然用笔上仍有文徵明的影响,但 风格上则更类同祝允明的奇纵。可见他已在老师基础上,将杨凝式、米芾等的书体融合变化,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貌。该行书卷让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那笔势迅捷飞动、字体苍劲、气势纵横的书法特色。

  • 徐渭行书诗卷

    明 画心纵高31厘米,横123.8厘米   手卷、纸本。这卷行书是书家的七言诗作,内容为:“东邻西舍丽难俦,新屋栖花迎莫愁。蝴蝶故 应憎粉伴,牡丹亦自起红楼。牡丹管领春浓发,一株百蒂无休歇。管中选取八双人,纸上娇开十二月。 谁向关西不道妍,谁数关头见小怜。侬为顷刻殷七七,我亦逡巡酒里天。昭阳燕子年年度,谁能镜里无 相妒。镜中颜色不长新,画底胭脂艳能故。花姨舞歇石家香,依旧还归帽砑光。莫为弓腰歌一曲,双双 来近昼眠床。”该书作融入了米芾、黄庭坚的笔法体势,笔势圆浑沉着,纵横奔放,不拘法度;书体古拙而姿媚,形散而神不散。

  • 董其昌行书诗轴

    明 画心纵长175.9厘米,横46厘米   立轴、绫本。这轴行书取法晋唐,用笔十分精到,内涵丰富,在笔的运动中完成点画的各种形态, 气贯韵满,虚实结合,由此生动变化而曲尽其妙。书法结体上讲究精微、紧密而有势;在章法上则讲究 疏密相间,以字距大、行距大形成疏朗的调子,将结体的美与行间的空白产生有与无的对比,因而造成 萧散简远的意趣,又有耐看的内涵。此书作完全展示了书家秀逸虚灵、淡远率真的书法风貌,是其传世 代表作。

  • 张瑞图行书五言唐诗卷

    明 画心纵高30.3厘米,横403.5厘米   手卷、纸本。这卷行书写的是唐代诗人无名氏和李绅所作的三首五言诗:《日暮山河清》、《华山 庆云见》和《空水共澄鲜》。就书法而言,该作注重横势、结体扁平,似出自钟繇书体。其书作用笔以 偏侧之锋大翻大折,加之紧密至不透风的横画排列,形成了折带摇荡的鲜明节律。章法上疏空行距,压 紧字距,因而造成其完全不同于前人的特殊格调。书家那率真自然的挥运,不拘常规的用笔,既反映了 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躁动心态,又表现了其激越的情怀,也代表了作者书法的风貌特征。

  • 王铎行草书轴

    明 画心纵长147.3厘米,横47.5厘米   立轴、绫本。这轴行草书是书家节选意临王羲之《十七帖》,其内容是:“迟此期,真以日为岁, 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此,卿在彼登汶领峨嵋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驰。” 《十 七帖》是王羲之行草书名篇佳作,被历代书家作为范本用来临习。该行草书,虽然是节临王羲之的《十 七帖》,但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临习,而是一种意临。在这里,可见书家博采众长,笔势连绵流畅,起 笔、转折处又多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

  • 傅山草书诗轴

    清 纵长262厘米,横75厘米   立轴、纸本。这轴草书是书家自作的五言律诗,内容是:“雾雨终文豹,花斑乱小貍。管城原石秃 ,研版欲无溪。高鹄摩云翼,飞廉刮地啼。一樽弹短剑,星斗落窗西。” 在这轴书作中,我们感受到 整体恣意挥洒,气势澎湃。字体笔画圆润而又劲健,寓刚于柔,结体豪放中又含秀逸,兼有颜、柳与二 王之气韵。从点画形态到章法布局,都不受任何成法制约,大笔浓墨,纵横牵绕。在迅疾飞舞的线条中 ,处处表现出随机应变的创造欲望和颠狂不羁的自然质朴。通篇一气呵成,笔势连绵飞动,扬溢着磅礴 之雄风。

  • 刘墉行书轴

    清 画心纵长124.5厘米,横61厘米   立轴、绢本。这轴行书是书家节选意临王羲之《十七帖》,其内容是:“知有汉时讲堂,未知是汉 何帝时立。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示 ,为欲广异闻。” 这幅字,乍看上去似乎拙笨软弱,全无法度,但若细细品味,则其点画转折全从古 人法帖而来,且能够举重若轻,转化妙用而不留痕迹。丰腴肥厚中藏遒媚之趣,平淡舒缓外露雍容之相 ,似乎在简练的外表下蕴藏着深不可测的丰富内涵。超人胆魄和深厚修养使书家的这幅书法作品具有脱俗的清高和富贵气息。

  • 何绍基行书轴

    清 画心纵长156.2厘米,横81.7厘米   立轴、纸本。这幅行书内容是:“凡书画当观韵,往时李伯时为余作李广夺胡儿马,挟儿南驰,取 胡儿弓,引满以拟追骑,观箭锋所直发之,人马皆应弦也。伯时笑曰:‘使俗子为之,当作中箭追骑矣 。’余因此深悟画格与文章同一关纽,但难得入人神会耳。”其书法特点是将北碑的用笔引入行书中, 一变颜真卿行书的点画圆浑、气韵内敛为笔势开张,筋骨纵肆。

  • 张颙石墓志

    宋 1976年常德河袱镇林场发掘出土 墓志、盖均长142厘米,宽114厘米,厚12厘米   墓志中文48行,共计2428字,由张问撰文,赵瞻书,李常篆盖。墓志铭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张颙[yó ng]的家世、经历、历任官职以及其一生的重要业绩,其中涉及北宋时期兴修水利和王安石变法,是研究 北宋中期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

  • 罗典行草书轴

    清 20世纪50年代初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 纵122.5厘米,横57厘米   该作系罗典书录地志一则,内容为:“朗州放鹤陂在郡城东北八十里,梁崔穆于此罗双鹤,因放之 ,后鹤衔玉璧一双送穆庭中,故名。后湮塞,唐嗣业复之,又号崔坡。”款署:“录地志一则,慎斋罗 典。”下钤白文印“罗典之印”、朱文印“字徽五号慎斋”。整幅作品在笔法上多用晋唐人法,下笔厚 重,中锋用笔,行笔比较有规则,字距行距比较均匀,字与字之间是笔断意连,结字趋圆,再加上墨色 浓厚,使其书体浑厚而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