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青铜器
  • 兽面纹方罍

    年代 :

    酒器。方形,有盖,盖上饰尖伞形捉手,盖内有仿古铭文。两侧有鋬,鋬上有兽首,另两侧和四角有扁薄的扉棱,一侧腹下扉棱中有牛首耳。从形制上看具有商周时期的特点,纹饰和装饰风格却是明代手法,这是明清时期铜器工艺的重要特点。

  • 兽耳瓶

    年代 :

    酒器。扁圆形,龙纹鋬,此龙很有特点,身为扁体,背脊明显,四脚紧紧攀附在颈腹间,翘首回望,圆眼大睁,鼻的两侧有对称的曲须,下颚有疏须,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龙爪锋利刚劲,威武凶猛。在其他明代器物上也可以看到相同的龙纹,应是明代龙纹的特点。

  • 铜壶

    年代 :

    酒器。此组铜壶制作精细,纹饰优美,其中一件腹部饰四组兽面纹,三只山羊攀附在颈腹间,翘首回望,憨态可掬,寓意三羊开泰。

  • 铜壶

    酒器。一件颈肩处立有三兽,两个为独角兽,一个是狮子,其间饰三个火珠纹,吉祥喜庆。造型古朴稳重,兽纹刻划细致生动,为清代铜器中的精品。

  • 双耳方壶

    年代 :

    酒器。方形,两侧有铺首衔环,形制与战国汉代的铜钫相似。器身饰四叶纹、兽面纹、钱纹,水波纹等,具有宋元时期的纹饰风格,特别是其中的兽面纹,线条单瘦,没有商周时期的庄重。此器胎体厚重,纹饰线条流畅,体现出元代的铸铜工艺水平。

  • 六方瓶

    年代 :

    酒器。六方形,长颈,两侧有云朵形耳。器身饰蕉叶纹,钱纹,菱形几何纹等,纹饰细密,线条流畅。元代许多器物多见六方造型,如元代铜权,多为六边形,可见六边形是元代人喜欢的一种形制。钱纹也是宋元时期流行的纹饰。此瓶造型优美,轻巧灵动。

  • 铜尊

    年代 :

    酒器。方形,喇叭口。四角和四面腹中部分布扉棱,颈饰蕉叶纹和蝉纹,腹、足部饰兽面纹,具有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同时又有明清时期的许多特征。

  • 铜尊

    年代 :

    高37.1,足径8—8.7厘米 酒器。方形,喇叭口。觚形尊,腹两侧饰龙纹,龙首及龙尾攀附在器身上,龙身恰好形成鋬耳。造型简洁大方,实用而美观。

  • 兕觥

    年代 :

    高52.1,口径42—18.8厘米 酒器。整器作兽形,器盖的一端饰瓶形角的龙首纹,龙上攀附一老虎,其后双勾云纹似为龙的羽翼。另一端为凤,凤纹的两翼上各饰有盘曲的龙纹。器身前为流,流下有弯角扉棱,后有龙首人身鋬,三角形足上饰蛇首人身的伏羲女娲形象。整器以云雷纹为地纹,主纹为兽面纹,体体厚重,构思巧妙,纹饰刻划细致,形象生动,是清代铜器中的佳作。

  • 铜象尊

    年代 :

    酒器。尊形器旁边各站立一小孩,将器物的功用明显地表现出来。象身饰璎珞。

  • 铜象尊

    年代 :

    酒器。大象作回首站立状,背上立尊形器,象身饰璎珞,尊形器有莲座、莲花等装饰。动物中最长寿的是象,一般能活六十到七十岁。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长寿代表着祥瑞。商周时期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多象,随着土地的开发和气候变化,大象逐步南移,物以稀为贵,元明清时期,东南亚一些国家曾带大象来华进贡,大象便成为了皇家礼仪和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在人们心目中体形硕大、行走稳健,瓶又与平同音,整个图案显示出了太平景象。太平有象在清代作为一种吉祥图案流行起来,成为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

  • 双牺尊

    年代 :

    酒器,祭祀时用于盛酒,配备有勺,用酒时以勺滔取。兽为双首连身站立的牛,背上立相连的两个瓶形器,两侧有兽耳;器身饰有兽面和鸟纹,造型怪异,装饰特殊。《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海外西经》也说:“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闻一多谓‘并封’、‘屏蓬’本字当作‘并逢’,‘并’与‘逢’俱有合义,乃兽牝牡相合之象也。双首连身的兽形尊早在商代已经出现,长沙跳马出土的双羊尊就是相似的造型。此尊造型庄重,形态生动,体现了清代造型艺术水平。

  • 人首兽身尊

    年代 :

    酒器。人首兽身形,人的头上趴有一兽,盖为回首长尾的鸟,兽身饰兽面纹。前胸有“宝用”铭文,尾内有“子孙宝用”四字。“人首兽身”的形像在我国古代神话或传说中早已出现,《山海经》中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人首兽身”的形像在实物中也早已出现,马王堆汉墓的帛画上有人首蛇身画像,唐代有许多人首兽身镇墓兽。人首兽身祭器的出现,或许与其他人首兽身的器物一样,具有某些特殊的作用,晋人郭璞《山海经图赞》所说:“穷奇之神物,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祭祀时或许也会出现邪恶之神,有了驱邪镇恶之神,自然能达到祭祀的理想效果。

  • 鸟首兽身牺尊

    年代 :

    酒器,祭祀时用于盛酒。此尊设计怪异,鸟首兽身,鸟为尖喙,眼突出,双耳立起,头顶上立一鸟。背上有椭圆形口,有盖,捉手为站立的小兽。装饰非常特殊,前后肘部饰卷曲的龙,龙首置于正中,首突出。前胸饰兽面纹,颈部有鸟纹。鸟兽在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吉祥、避邪等概念,此尊造型诡异,或许与避邪有关。

  • 牺尊

    年代 :

    酒器。兽站立,昂首张嘴,嘴腔与腹腔相通。双角弯曲,从角的形状看,此兽应是牛。背下凹,有椭圆形口,原有盖,已失。前胸、腹部等饰兽面纹,装饰华丽。尾上翘,尾上有多个花结,表明此兽不是一般的兽,从麒麟等神异动物的图像中可以看到,其尾部都有花结,此兽也就有了神异。

  • “崇祯癸酉”牺尊

    年代 :

    明崇祯(1633年) 酒器,为站立的牛形,背向上凸,背部开圆形口,口边上凸,一侧前后肘部有长方形加厚,前肘部有“崇祯癸酉岁”,后肘部有“陈囗菴”。牺尊在宋元明清的祭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祭祀天地、太庙和祭祀孔子等祭典都要使用牺尊,而一般官员等宗祠祭典中却不见使用,由此可见,牺尊有着身份地位的差别。崇祯癸酉为1633年,此牺尊造型生动,是研究明代牺尊的标准器物。

  • “天啟四年四月”铜盘

    年代 :

    器内底中部饰莲花,上有龙和日月,左右饰鱼纹、下有水草、鸟纹。外底铭文记载为天启四年(1624年)制作的器物。纹饰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器形较大,显得庄重大气。

  • 双鱼纹铜盘

    双鱼纹铜盘 明 高7.5,口径43.8厘米 水器。宋代规定一品官员的家庙中可用“罍洗二副”,盘和洗相同,盘也是祭祀时用于洗手的水器。此盘中饰水草纹,双鱼在其间惬意游动,盘沿饰三个小孩握缠枝莲。

  • 人物纹三足盆

    年代 :

    盆与洗、盘等形制接近,功用相同,属于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此盆造型很有特点,两耳为象鼻,下有三象首足,鼻尖着地。内底有山水人物图案,器外饰龙纹一周,上下有红白色相间的云纹,外底有铭文“宣德年制”。此器制工精致,纹饰优美,是明代铜器中的精品。 

  • 海水兽纹罐

    年代 :

    水器或酒器。器腹以海水波浪纹为地纹,间饰浅浮雕海兽纹。其上下饰以两圈莲瓣纹。这类莲瓣纹是明代瓷器上常见的纹饰,也是断代的重要标识。器底有铭文“宣德年”,整器纹饰清晰,线条流畅,是明代制作精细的器物之一。

  • 兽面纹罍

    罍为酒器。也可作水器。《诗经•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句,金罍即青铜罍,说明罍是盛酒用的;《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有枓。”罍又有盛水的用途,宋代以后主要为水器,祭祀时与洗配套。此罍直口,鼓腹,平底,肩腹部有两个牛首衔环,腹部饰兽面纹,肩部一侧铭:“知县燕寿、县丞杨海、主簿王诚,主簿白玘,典史徐明”,下镌“成化辛卯岁造”。肩部另一侧铸“教谕徐绶,训导陈安,训导郭鈜”。万历《溧水县志》卷一《沿革表》中正有上述官师的记载。溧水县为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朝初年溧水属京城应天府直辖,京师移至北京顺天府后,应天府为南直隶,溧水为南京直辖。由此可知,此罍应为溧水县铸造的儒学祭器。

  • 狮纽炉

    年代 :

    通高66,口径32厘米 香炉。由身和盖两部分组成,炉身两侧的朝天耳作弯曲状,此类耳多见于明清时期。腹下三兽足,足趾分开。盖顶部塑狮踏绣球为钮,狮作蹲卧状,圆目,张口露齿,侧首平视前方,狮尾上扬。狮口与炉身相通,炉内的香烟通过狮口向外吐出。构思巧妙,制工精致,是清代香炉中的优秀作品。

  • 洒金香炉

    年代 :

    香炉。龙形耳,龙首枕于尾上成一环。炉身洒金,所谓洒金是指漆底上置金点或金片后再罩漆的装饰工艺。金点、金片在一件器物上,金光闪闪,显得富丽堂皇。颈部饰双龙捧寿纹,三足正面饰双龙献寿纹。炉外底壁有云纹、海水和龙纹,中心有“大明宣德年制”。从龙的形状看,为清代仿制。此炉造型特别,纹饰寓意吉祥,富有艺术感染力。

  • 狮龙纹香炉

    年代 :

    香炉。盖为张口戏绣球的狮子造型,镂空处可以散发出熏香的气味。两耳为回首弓身的三爪蟠龙,龙作张口长啸状;肩部饰有莲瓣,此类莲瓣纹在明代器物上常见。腹部饰有一龙一凤,龙凤都有戏珠一枚,龙为四爪,脚踩祥云,凤也有祥云装饰周身,凤翼微张作飞翔状。三个炉足为鬃毛散张的狮头。三个足底分别铸有“正”、“德”、“年”三字。整体造型精美,做工精致。